台湾2014年发生太阳花学运,当时警察驱离包围行政院的群众,被控执法过当。台北地方法院30日一审判台北市警察局必须赔偿十名原告共新台币111万余元(约25万人民币)。正当香港反送中运动港警挨批暴力执法之际,台湾法院作出这起国赔判决,备受关注。
五年前的2014年3月18日,反对两岸签订服务贸易协议的台湾示威学生和民众,突袭占领立法院后,一批示威者在3月23日转战占领行政院,遭警察暴力驱离。
独派政党台湾团结联盟党立法委员周倪安等30人在2017年提起国赔诉讼,控告台北巿政府及台北巿警察局。期间有人撤回诉讼,一名周姓老翁死亡,诉讼由家人承接,辩论终结共29名原告。
台北地方法院30日一审判决台北市警察局必须赔偿10名原告共新台币111万余元(约25万人民币)。
台北地方法院判决指出,警察人员执行职务违法使用警械致人受伤,适用国家赔偿法,因故意或过失而侵害人民,负有国家赔偿责任,原告虽主张台北市政府也列被告,但无必要赔偿。
法院指出,行政院院区及周边为集会游行法所定的禁制区,在禁制区内的非法集会,警察携带警械至现场执行勤务并无不法,但在制止、命令解散,进而强制驱离时,仍应考量比例原则,依现场实际情形,决定警械是否使用及如何使用。
法院指出,为证明原告所受伤势为警察执勤过当,就算没有拍摄到被警察攻击而受伤过程,仍可就原告提出证人或以诊断结果显示有受过重伤势来证明。

原告、前立委周倪安:迟来的正义
法官认定其中10名原告于事发当时在场,且因员警执勤过当而受伤,除身体疼痛、对国家机关的失望而受有精神上痛苦,请求赔偿财物损失及慰抚金有理。
原告周倪安31号接受自由亚洲电台采访表示:“这个判决可以说是象征迟来的正义,我们会继续在刑事部份追究到底,到现在真相仍然未明。这只是一个开头,证明了当天国家是用暴力对待人民,是不被法院所认同的。”
周倪安回忆当晚她本来在立法院议场门口,看到新闻播出在行政院有流血情况,她以立法委员的职责去关心协助。沿路看到民众坐在地上,手勾着手,喊着“捍卫民主、退回服贸(两岸服务贸易协议)”的口号,看到警察全副武装拿着警棍,直接对着坐在地上的民众的脖子和身体戳下去,很多女学生也遭警方粗鲁对待,她上前阻止,也被警察拉到围墙里。
周倪安说:“就从我的右方、从我的脸、我的眼睛这边打过来,所以我整个人就倒在地上。据后来学生的转述,因为他们有看到我在警方的围墙里,他们说有5、6个警察踩踏我的身体,我就昏迷了。我醒过来的时候,我已经在台大医院急诊室的病床上。”
周倪安说,当时附近医院急诊伤者约有两百人,还有没有就医的受伤者。一名70多岁患病的周姓老翁也被暴打,数个月后过世。
除了这个国赔案子之外,与驱离占领行政院相关的还有其他刑事案件正在审理,包括多名原告自诉控告时任总统马英九、行政院长江宜桦、警政署长王卓钧、中正一分局长方仰宁等人涉及杀人未遂。判决尚未出炉。
柯文哲:尊重法院判决 但也需顾虑基层员警士气
有关太阳花学运一审判决国赔结果,台北市政府警察局法规室主任王文伸接受自由亚洲电台采访表示,警察局表示尊重司法判决,因为目前尚未收到判决书,警察局绝对支持员警依法执法,必须保障同仁执法的权益,等取得判决书后,将与律师研究是不是要上诉。
王文伸强调,警察局今后处理集会游行案件,仍必依法行政,员警执行集会游行维安勤务,甚为辛劳,警察局呼吁今后抗议人士或参与集会游行者,应保持理性平和。

台北市长柯文哲31日也作出回应:“我们当然是尊重法院的判决,但是在另一方面我们也要顾虑基层员警的士气。特别是,现在都是说基层员警,当年到底是谁下令,也没有去处理。”
柯文哲认为,太阳花学运应定义为历史事件,不要当作单纯的司法事件,“政治问题就政治解决”,若民众与警察互有告诉,民众全部不起诉,警察这方应比照办理,才公平。
学者:台湾警察受国际警界推崇 台湾法院不该羞辱警察
国民党立法院党团31日召开记者会表示,对判决结果表达遗憾与抗议,希望北市警察局再提出上诉。国民党立委赖士葆说,这样的判决打击基层员警的士气,有员警反映,以后若遇到陈情抗议,警察都不要做动作,因为若驱离可能要赔钱。
亚洲警察学会秘书长叶毓兰接受自由亚洲电台采访也说:“警察同仁都觉得不可接受,而且都非常愤怒。警察是国家公器,不是国家暴力。”
叶毓兰指出,警察同仁一向秉持行政中立、依法行政,不管是谁执政,都不要只是利用警察,作为政党获得选票的工具,而应该作为警察执法的后盾。
叶毓兰提到:“从香港最近这几个月的动乱我们可以发现,虽然香港的动乱肇因于反送中,却是因为警民冲突仇恨对立而恶化。世界各地的警察朋友都问我,为什么台湾的警察在处理5年前的太阳花(学运)可以和平落幕?台湾的警察为什么可以得到人民的信任?为什么面对群众陈情抗议,可以处理得这么有智慧? ”
叶毓兰认为,台湾的警察不该受到这样的羞辱,这样的判决将促使警方消极不执法,呼吁台北市警察局捍卫执法尊严应上诉。
国民党副主席郝龙斌也在脸书质疑说,“司法向街头暴力低头,(抗议者)打砸行政院、立法院还可以靠打官司赚钱。如果今天是蔡英文的总统府或苏贞昌的行政院半夜被人侵入作客,你们是不是还会开灯、泡茶招待客人?你们到底要站在维护法纪的警察这边、还是肆无忌惮的暴民那边?”
内政部长徐国勇强调,警方执法决心不因个案而受影响,但必须合乎比例原则执法。若对照香港反送中游行,台湾警察在集会游行中并不会携带装有实弹的枪械,“因为荷枪实弹就是违反比例原则,若非绝对绝对必要,不会出动镇暴警察”。
自由亚洲电台记者 夏小华 台北报导 责编:陈美华/申铧 网编:瑞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