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清明劝退万人祭祖 郑成功祭典改采视讯

0:00 / 0:00

台湾人相当重视在清明节扫墓,表达慎终追远。但台湾疫情指挥中心担心武汉肺炎疫情扩散,因此宣导人潮分流减量。桃园叶姓传统万人祭祖,缩小至30人,而来自世界各国的郑成功后代,往年也有数千人参加宗亲祭典,今年则采视讯直播。另有10县市办理线上扫墓。

有鉴于17年前SARS疫情,在4月5日台湾清明节过后,感染人数爆增,这次武汉肺炎疫情严峻,中央流行疫情指挥中心,决定全面超前布署。

台湾有不少民众已提早在3月扫墓。(记者夏小华摄)
台湾有不少民众已提早在3月扫墓。(记者夏小华摄)

中央防疫指挥中心副指挥官、内政部次长陈宗彦4月1日接受自由亚洲电台采访说:“内政部2月中旬就开始跟地方县市政府合作、沟通,绝大部份县市大型法会停办。第二,从2月下旬就开始宣传,有需要祭拜祖先的,随时开始,不用等到清明。第三,部份县市的纳骨塔采取直接封塔,清明节不开放,有开放的也会采取人流管制、筛检发烧等方式,控制入塔人数。

中央疫情中心鼓励分流扫墓、线上祭祖、停办法会、关闭纳骨塔

中央防疫指挥官陈时中透露,他已提前完成扫墓。副指挥官陈宗彦也说,他的家族很早就决定今年先不祭拜,等疫情过后随时再去补扫墓。此外,内政部的网站以及10个县市,都提供“线上祭祖”服务。也有科技公司推出AI人工智慧线上扫墓软体。

台湾有不少民众已提早在3月扫墓。(记者夏小华摄)
台湾有不少民众已提早在3月扫墓。(记者夏小华摄)

至于如何“线上扫墓”?陈宗彦说:“很多家族有自己的群组,大家可以用线上直播方式,比如三、四位代表前往,透过直播,让其他家人一起观看,远距参与。”

陈宗彦在疫情非常时期,对民众宣导一个观念,以安定人心:“我相信所有民众的先人,都希望自己的子子孙孙健康平安,所以绝不乐见大家在这段时间,疫情这么严重的时候,还要去挤在一起,造成子孙感染的风险。”

陈宗彦呼吁,扫墓不用全族都到,鼓励“分流祭祖”,派代表参加线上直播,“心意没有距离”,内政部也成功协调大型扫墓人数减量,可说史上首次。

台湾有不少民众已提早在3月扫墓。(记者夏小华摄)
台湾有不少民众已提早在3月扫墓。(记者夏小华摄)

陈宗彦:“桃园新屋叶姓宗族,过去都是接近万人祭拜,这次五大房推派代表,总共不会超过30人。郑氏家庙这次也以不超过30人做祭拜。”

世界郑氏宗亲总会脸书3月9日就公告,为因应疫情变化,今年4月29日台南市延平王祠郑成功联合祭典,内政部改采仅由内部祭祀委员及世界郑氏宗亲总会郑传兴总会长等人代表祭祀,海外来宾及其余全国各地宗亲则透过网路直播方式参与,以避免群聚感染风险。

台南市郑成功联合祭典过去来自世界各地数千人。(世界郑氏宗亲总会脸书)
台南市郑成功联合祭典过去来自世界各地数千人。(世界郑氏宗亲总会脸书)

世界郑氏宗亲总会:10余国视讯连线、祖先应会体谅

世界郑氏宗亲总会总会长郑传兴1日接受自由亚洲电台采访表示,郑成功当年从台湾台南登陆是4月29日,每年4月29日在台南郑氏家庙会举行中枢祭典。台湾郑成功后代约50万人,海外约2千万人,过去会有15国约3千人组团到台湾参加,全台各县市郑氏宗亲也组队到场祭拜,今年都通知他们改在当地看视讯,当天预计由10人代表主祭,观礼不超过30人。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

郑传兴:“郑家的都会看嘛,现在都已经通知了。”

RFA记者:“会跟那些城市同步视讯?”

郑传兴:“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尼、泰国、美国,包括新加坡、大陆、台湾、日本。”

台南市郑成功联合祭典过去来自世界各地数千人。(世界郑氏宗亲总会脸书)
台南市郑成功联合祭典过去来自世界各地数千人。(世界郑氏宗亲总会脸书)

以目前台湾对所有旅客入境,一律规定必须14天居家检疫,郑传兴说,要像过去的祭拜规模,确实很难办到。

郑传兴相信祖先郑成功应会体谅:“没办法,因为疫情的问题,你如果是像以往这样办的话,更危险,祖先也会体谅,不是我们不办,是因为疫情的问题,我们必须要用这种方式做祭典。”

郑传兴说,过去每年6月,中国大陆的郑家后代也会办理纪念郑成功扫墓活动,今年至今未接获通知,可能停办,今年在马来西亚槟城的郑氏祭典也宣布停办。台湾照样举办,只是规模缩小,算是折衷作法。

左图:台湾准副总统赖清德脸书呼吁清明“宅在家”,“心意到祖先会知道”。(赖清德脸书);右图:台湾内政部推动清明扫墓分流减量,防止武汉肺炎疫情扩散。(内政部脸书)
左图:台湾准副总统赖清德脸书呼吁清明“宅在家”,“心意到祖先会知道”。(赖清德脸书);右图:台湾内政部推动清明扫墓分流减量,防止武汉肺炎疫情扩散。(内政部脸书)

台湾准副总统赖清德4月1日也在脸书提醒,非常时期,防疫优先,慎终追远之际,防疫不放假。呼吁大家“清明连假宅起来,心意到祖先会知道”。

多数台湾民众对不亲自扫墓不安心 选择提早或延后前往以避免人潮

不过,自由亚洲电台采访了几名台湾民众,对线上扫墓看法仍有保留。

46岁的黄小姐说,她家族已提早2周去扫墓:“我觉得很多人会觉得不扫墓还是怪怪的,因为你就习惯扫墓,没有去扫就觉得好像对不起祖先。”

RFA记者:“但是指挥中心说祖先不会希望大家挤在一起得病。”

黄小姐:“也是,但是我觉得那个扫墓的心态是根深蒂固的。”

台北市民赴殡仪馆参加告别式多数戴口罩防疫。(记者夏小华摄)
台北市民赴殡仪馆参加告别式多数戴口罩防疫。(记者夏小华摄)

中部某建设公司老板林先生也告诉自由亚洲电台:“今年我提前一个礼拜,也是一样现场扫墓,都有戴口罩。”

RFA记者:“怎么不考虑线上扫墓?一定要亲自去扫墓?”

林先生:“老人家啊就顺从他,就一定要到现场去拜。一般纳骨塔不让你进去,就在外面往里面拜。”

60多岁的北部王女士:“我很简单,我妈妈是树葬,树葬的不扫墓,买朵鲜花过去如此而已,我常常去,所以无所谓清不清明。”

自由亚洲电台记者 夏小华 台北报导 责编 许书婷 梒青 网编:瑞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