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总统大选落幕,民进党蔡英文的当选牵动着两岸关系的新局势。台湾政治评论者认为,台湾宪政改革已然是一条势必要走的路,但别太过躁进,必须操作成“天然宪改”;而且这是一条长远的路,并不会在蔡英文任内就达成。
在台湾,大选后隔一天,台湾守护民主平台举行“守护民主的新挑战:政治新局下的改革路径”论坛,政治评论者认为,台湾终将面对宪政改革,定义谁是体制下的“国民”;但学者也呼吁新政府别太过躁进,应像新世代的“天然独”一样,将其操作成“天然宪改”。
经济民主连合召集人赖中强律师认为,政治新局下,新政府如果想要维持民主体制,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废除《两岸人民关系条例》。他说:“《两岸人民关系条例》归结起来就是八个字:一国两区、行政独裁。”95项条文中,空白授权的就有55条。
他坦言,蔡英文一直在讲“维持现状”,想要废除一国两区、废除《两岸人民关系条例》,确实是很大的挑战。
赖中强表示:“不能再模糊处理谁是我国『国民』这件事情,所以一国两区这事非解决不可。如果有人说,宪法增修条文就规定中华民国自由地区、大陆地区,法律不能违宪,那就把增修条文废了吧!如果说增修条文不能废,因为修宪门槛很高,那我们就制订一部新宪法吧!”
不过,政治评论者、中研院政治所副研究员徐斯俭认为,当宪改成为民间运动,要取得政治正当性;就像蔡英文这次当选总统,国际间的接受度是很高的,这都是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
徐斯俭说:“当它成为一个、我们现在不是说“天然独』吗,把它操做成『天然宪改』的时候,它的正当性才会起来,才比较容易在国际上有说词,让国际慢慢接受这件事情。”
但是美国有可能让台湾走向修宪之路吗?徐斯俭强调,不要把美国或国际现实当“常数”,它是个“变数”,只是结构性的改变要花的时间比较久;譬如美国现在也在防堵中共,是新冷战,结构也慢慢改变中。
徐斯俭强调:“这里面我们不是没有机会,我们要做好准备,但是不要太躁进。宪改这件事长远来讲,当然要改,但战略上你现在不能寄望执政的民进党现在就去做这件事情。解法是:公民性的宪政主义,这种时间要拉长,包容性更强的一种宪政运动,正当性会比较高。”
台湾在大选前夕爆发的周子瑜事件,凸显了“中共不接受台湾人”的核心问题,蔡英文如何在允诺维持现状、维持两岸和平稳定发展下,处理台湾逐渐兴起的宪改声浪,将是蔡英文在政治新局中所要面临的棘手挑战。
自由亚洲电台特约记者 苗秋菊 台北报导 (责编:胡汉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