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五,中国宣布中止第2批对台部分产品关税减让,不到半年内总计140多项产品受到影响。去年中国对台开展贸易壁垒调查后,一度推迟至台湾总统大选前才公布结果,让外界认为是政治操作。如今此举又将对两岸政治、经济造成什么影响?
5月31日,中国宣布取消第2批对台关税减让,包括润滑油基础油等134项产品。根据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的公告,台湾当局迄今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取消对大陆的歧视性贸易限制,因此决定进一步中止《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的部分产品关税减让。
中国商务部发言人在当日把责任推给台湾民进党当局。该名发言人表示,2023年12月21日,大陆宣布中止ECFA项下丙烯等12项产品关税减让后,民进党当局既没按ECFA规定“逐步减少或消除双方之间实质多数货物贸易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又大肆宣扬“台独”言论,破坏两岸实施ECFA的基础。
不过,台湾的总统府发言人李问指出,这是中国典型的经济胁迫,这些作为不但冲击经贸市场的健全发展,更无助于两岸关系的正面推进。台湾的陆委会主委邱垂正表示,对中国大陆无理且片面的中止台湾134项ECFA早收清单关税减让,表达强烈抗议及不满。他并呼吁中国大陆应以不涉政治前提的建设性对话处理分歧,停止经贸施压。
根据台湾经济部的新闻稿,台湾受影响商品去年出口至大陆的金额约98亿美元,占台湾对全球出口的比重约2%,因此评估对台冲击在可控范围内,将持续与业者沟通了解需求,降低影响。
美国南卡罗莱纳大学艾肯商学院教授谢田分析表示,中方中止对台关税减让是报复性措施,对经济造成什么影响得看两岸贸易数据和依存度:“台海两岸经贸已经开始逐步下降,所以这次(关税减让)取消的话,实际上更多的是政治和象征性意义,而不是要在经济上打击……。我想中共当局有点气急败坏了,听说近期(对台)军演也没有起到威慑作用,所以继续找机会发泄不满。“
中央社援引中华民国工商协进会的新闻稿则指出,根据ECFA早收清单,台湾出口大陆可享免关税的货品总计521项。目前,清单近三成(28%)受北京当局中止关税减让影响,范围遍及石化、机械、纺织及运输工具4大产业。工商协进会建议政府持续与中国沟通、化解歧见,并协助业者加强竞争力、拓展海外市场。
洛杉矶加大安德森预测中心(UCLA Anderson Forecast)经济学家俞伟雄对本台表示,ECFA从签订到中止皆有其政治动机。北京此番中止部分产品的关税减让,虽然会对台湾个别产业造成短期动荡,但长远来看是件好事。因为这或能加速台湾与中国经济脱钩,并与追求创新、高所得的美国经贸有更大连结,进而提升台湾的生活、技术等水平。在此前提之下,台湾当局也应继续推展台美自由贸易协议。
俞伟雄说:“现在中国经济面临很大结构性问题,主要就是在专制政府的带领下有很多非常具侵略性、目标性的国家政策。跟他接触的经济体短期可能会得到利益,但长期来讲都会受到损失,比如说资金、人才、技术等被吸走等……。台湾跟中国因为地理、历史、语言等环境,经济贸易关联度很高,所以要进行经济脱钩、去风险还不太容易。既然中国主动,台湾就此搭上顺风车,也符合目前全球的走势。”
俞伟雄认为,过去二、三十年,中国经济在全球化的带领之下,透过广大市场和低价兢争,尽管少数企业主获得庞大利益,但也导致一些国家面临“产业空洞化”的问题。
近来,欧美多国质疑中国产能过剩问题,并担忧因此重挫本国的清洁能源、新兴科技等产业发展。而中国政策驱动的产能过剩问题,还包括石化材料业。以聚碳酸酯(PC)为例,《中国石油石化》杂志指出,中国聚碳酸酯的自给率在2022年已达6成以上,预计2025年还能上升到8成。
台塑四宝之一的台化董事长洪福源告诉中央社,北京当局两番中止关税减让后,2010年生效的ECFA已然名存实亡。台化原先享有关税优惠的产品有9项,如今只剩2项。虽然大陆曾表达善意,把课征聚碳酸酯的反倾销税由17.9%降低到9%,但这次又恢复加征6.5%,税负达16.085%。他认为,一般规格已无法负担,唯有差异化产品才有机会进入大陆市场。
中华经济研究院第一研究所所长刘孟俊也曾撰文分析表示,中国商务部在2023年4月宣布对台展开贸易壁垒调查后,另于当年8月对台湾进口聚碳酸酯实施临时反倾销措施。中国是台湾聚碳酸酯最大的市场,占约78%的出口比重。此举变相取消ECFA的早收红利,未来也须留意是否波及其他产业。
记者:乔琴恩 责编:李亚千 网编:洪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