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中运动”发起人、香港大学法律系副教授戴耀 廷日前在报章撰文,就今年的香港立法会选举提出“雷动计划”构思,使泛民主派突破困局。该计划呼吁非建制派政团、组织及市民超越党派利益,按配票形式投票 给泛民主派议员,使其有望获得立法会一半议席,从而改变香港目前的政治生态。
四年前的香港立法会选举,泛民主派在建制派配票成功之下溃败,令建制派成议会大多数。今年立法会选举或成转捩点。占中发起人、香港大学法律系副教授戴耀廷在电台节目中表示,之前他一直感到很悲观,只想着如何能够保住立法会内反对派的否决权,但在分析过往几届的投票结果后却发现,非建制派要再夺得额外议席不是无可能。在“雷动计划”的构思下,非建制派政党或组织需要合作,超越党派利益,而选民也不再是投自己喜欢的政党,而是按配票形式投给非建制派人士。
他表示,该计划是从台湾立委选举中得到灵感,认为民进党跟时代力量合作,在选举中大胜。认为即使非建制派与泛民本身有摩擦,但仍可枪头一致对外,先在立法会直选中选得23席与功能组别的12席,合共取得一半议席,改变现时的政局,他已将“雷动计划”交予精算师分析数据。
戴耀廷的计划引发外界极大反响,激起网络不少讨论。有人认为计划不切实际,因建制派在传统功能组别议席上及只有公司票的界别都呈垄断局势,难以攻破。但也有人认为,刚过去的台湾大选能成功令立法会变天,靠的就是民进党跟时代力量超越党派利益的合作。
前香港城市大学政治学教授郑宇硕接受本台采访时称,增加泛民及非建制力量在立法会的议席,增强他们在议事堂内的声音,九月的立法会选举正是这样的好机会,要落实“雷动计划”,还需要很多主、客观条件配合,包括泛民及非建制政团之间加强协作,包括市民的广泛支持及参与。
郑宇硕:“这是一个很好的计划,但实行起来有操作的困难,现实的政治层面每一个候选人都不愿意因为民调和初选就被淘汰下来,每一个政党本身还是期望能争取最好的成绩,民主派的政党是希望达成一个互不攻击协议,在这个基础上再进一步期望有一个平台可以交换资料,避免误会。再进一步,大家也希望所谓的超级区议会进行初选三个层次,都能成功的话,成绩就算是很不错了。”
《苹果日报》的主笔卢峰撰文称,在政府及建制派垄断行政、立法权力,不顾民意肆意推动多争议及市民反对的政策及基建项目的情况下,泛民主派及其他非建制团体及参政者都该认真考虑“雷动计划”或类似的合作计划,壮大议会及体制内的抗争力量,遏制特区政府及建制派倒行逆施,阻止他们继续滥权及搞威权管治。
对此,支联会副主席蔡耀昌告诉本台,若计划可实施,则完成协调的时间会相当紧迫:“戴耀廷还处在一个构想的阶段,中间还有很多可行性、各种各样的技术性的问题还需要各个方面深入了解、讨论,无论是泛民主派还是其他的非建制的力量,大家是不是能够共同坐下来谈,很难说。但我想对于戴耀廷来说,能够提出一个方向,我想这是值得鼓励的。现在距离今年的立法会选举时间很短,而他上一次提出占中的构想差不多有两年的时间可以讨论,但现在时间不多。”
特约记者:忻霖 责编:胡汉强/吴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