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伞运”后香港首次区议会选举投票率创新高 政治明星落马“伞兵”斩获议席

新民主同盟举行造势活动(忻霖摄)
新民主同盟举行造势活动(忻霖摄)
“伞运”后香港首次区议会选举投票率创新高 政治明星落马“伞兵”斩获议席 星期天,香港举行自去年雨伞运动后的首次区议会选举,投票率创新高。亲北京的建制派及泛民阵营均有重量级议员落败,而雨伞运动的“伞后组织”推出的多名新人当选。

0:00 / 0:00

星期天,香港举行自去年雨伞运动后的首次区议会选举,投票率创新高。亲北京的建制派及泛民阵营均有重量级议员落败,而雨伞运动的“伞后组织”推出的多名新人当选。

作为雨伞运动后的首次区议会选举,此次投票率创历届新高,总投票率为47%,多个焦点中产选区,也罕有出现五成甚至六成极高投票率。高投票率创出多个爆冷战果,而本届希望打破泛民建制垄断的“第三势力”、“伞兵”、“政治素人”纷纷参选,共夺得6席。

在建制派方面,民建联立法会及区议会双料议员钟树根及葛珮帆均落败。有网民凌晨于社交网站脸书开设“全港市民热烈庆祝treegun落选委员会”专页,瞬间吸引大量网民留言及贴图。

另一方面,泛民政治明星选情有喜有悲,民主党的何俊仁以数十票之差输给建制派候选人而丧失议席;而公民党立法会议员陈家洛以不足300票败给建制派的林启晖;同时,前泛民饭盒会召集人冯检基以99票微弱的差距输给了建制派工联会的陈颖欣。

何俊仁向传媒表示,此次选举反映选民倾向支持年轻候选人,民主党会继续推动年轻人参选。

另一位民主党候选人,成功击败民建联竞逐连任的王润强,当选北区石湖墟选区区议员的民主党总干事林卓廷,周一接受本台采访时称,近年北区被水货客攻陷,而对手政纲保守,影响区内民生。此外,今年区议会选举有较多年轻党友参选,他视这场选战为党内能否顺利接班的“前奏”。对党内第二梯队的领导人物而言,区选胜负对明年立法会选举部署有参考意义。

林卓廷:“我的对手过去处理问题不理想,让我有机会说服我的选民换一个人去试试改善社区的问题。最重要的是上水水货的问题,是很严重的,但是他们的处理就不太理想,让我有机会去取得更多市民的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由民主党分裂出来的新民主同盟,成为泛民中成绩最好的政党,出选16个选区,最终取得15席,比上届多6席,有足够提名票可以参选明年立法会超级区议会议席。

新民主同盟立法会议员范国威告诉本台,选民在此次选举结果中表达出来的,就是对现有政党的不满,所以他们支持新人。尽管区议会仅是不具立法与监督权的区域谘询组织,却可检验占领运动是否影响选民投票意向,同时也是明年立法会选举与后年特首选举的前哨站。

范国威:“此次的得票率以及部份建制派现任议员落败是与雨伞运动有关的,而且这个情况很接近2003年7月1日50万人上街大游行之后2007年区议会选举结果。另外,我们看到世代交替,年轻人冒起,非政党的素人政治。所以我预计,在2016年的立法会选举中,应该有不少的区有这一类的伞兵出来参与竞逐。”

香港中文大学政治及行政学系系主任马岳对媒体表示,投票率大幅增长,是基于过去两三年的社会政治争议,包括雨伞运动等。本届选民大概增加了约7%,而投票率亦额外增加了两成。这两成人的投票意向,是基于政治考虑,而非传统的感情因素。

此外,学民思潮召集人黄之锋向媒体表示,特别关注一众首次参选的“政治素人”,认为有关参选人或没有十分精采的选举工程和政纲,但为阻止保皇党自动当选,认为香港人应支持他们。

(特约记者:忻霖;责编:胡汉强/吴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