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临近受疫情高峰影响 大量群众减少节日聚餐

0:00 / 0:00

1月22日便踏入了农历癸卯新年,金虎辞旧岁,玉兔迎新春。去年底,中国政府解除了持续三年的防疫封控,如今正值疫情高发期。今年的春节和过去三年有什么不同?本台采访了三位中国民众,一起来听听他们的春节计划。

经历了疫情三年肆虐,中国人终于迎来了疫情全面解封的第一个春节。对中国人来说,这个农历新年,健康平安比收获财富更重要。

为新年做好积蓄储备 抵抗不确定风险

上海人士李先生(化名)在接受本台采访时表示,今年家族聚餐计划受到了放松疫情管控政策的影响。

“我们前几年家里亲戚都会聚餐,但今年都取消了,这是一个很大不同。”李先生说:“今年上海大家都阳了一遍,一个是体力都还蛮虚弱,大家没有更多精力去搞这些,加上家里还有老人。”

李先生透露,很多朋友退订年夜饭,饭馆订单骤减,加之员工较早回家过年,以往过年还营业的饭馆今年都停业。此外,他感觉春节期间物价并没有明显上涨。

他说:“还有一个明显感觉是今年代驾叫不到了,可能之前外地务工人员回不去,今年很早就返乡了。”

“我身边也有人飞出去旅游,但感觉还是比较少。我有做旅游的朋友,他说大多数人都还在观望。就是你不知道下一轮会怎么样。”李先生观察发现,上有老下有小的人群,大部分在春节消费上比较克制。“一个是大多数人对出境和跨省旅行会持观望态度,第二个就是大家对2023年的不确定性,手上可能还有一点点积蓄,那23年会怎么样,不清楚。大家普遍认为可花可不花的那就不花了。”

2023年1月20日,一名男子在北京的公园内走过为迎接农历新年而挂出的灯笼。(美联社)
2023年1月20日,一名男子在北京的公园内走过为迎接农历新年而挂出的灯笼。(美联社)

置办年货更看重营养

北京市民黄女士(化名)告诉本台,她觉得今年过年没什么不同。

“封控三年过年,我们本地人也没什么不同,今年外地人都回家了。唯一的不同是以前可能会走亲访友,今年会稍微节制一点,只是核心家庭聚餐,不会弄很多人一起去饭馆吃年夜饭。”黄女士说:“以往饭馆过年不会停业,今年不是,大部分饭馆的厨师、员工都回家了,所以很多停业了。”

黄女士表示,今年她及家人还保留着囤货的惯性,但置办年货方面更看重“增强抵抗力”、“补充营养”等特质。

黄女士说,身边大部分人还在慢慢消化封控三年的习惯。“中国人的复原力还是挺强的,总而言之还保留着对生活的向往和乐观,但要兼顾现实,尽量做到保护老人,不去看望老人,以免让他们面临感染新冠的风险。”

据中国媒体环球网报道,中国线上购物平台拼多多1月20日发布了《2023年年夜饭报告》。报告显示,春节前夕,肉类、海鲜等多种年货销量实现翻倍增长,年轻群体成为了消费主力。

自我防护 减少聚餐

西安市民王先生(化名)在接受本台采访时说,与以往过年不同,今年他们家更降低了走亲访友的频率,拜年和送礼的方式也大有不同。

王先生说:“今年不准备串门了。以往过年还可以走动,今年(防疫管控)放宽了,阳的人太多了,我也不打算邀请谁来,做好自我保护,不然阳了没人管。”

王先生表示,因为家中人口较少,自己年岁已高,尽量避免去超市等人流聚集的场所。他说,他在网上下单买年货,可以随时送到家。但因为大部分快递小哥也感染了新冠,所以物流还是受到了一定影响。

值此佳节即将到来之际,本台向您献上最诚挚的新春祝福,感谢各位听众读者过去一年来的支持,祝您健康平安,阖家团圆!

记者:经纬 责编:梒青 网编:瑞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