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防疫政策转向? 多地取消全员核酸

放松防疫封控的呼声在中国民间传播已久,一些人口集中城市近日似乎有了松动的迹象。继中国国务院推出《优化新冠肺炎防控措施》后,有网民爆料,河北石家庄率先响应,取消全员核酸检测。但有分析认为,目前中国局部放松封控的举动,并不代表当局放弃了“动态清零”的政策。

11月1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还在强调,要坚定不移贯彻“动态清零”总方针,但据新华社报道,中国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隔日就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 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对现行防疫政策作出微调。

该通知又称“二十条”,明确指出要优化放宽防疫措施。具体新规包括只对重点人群和岗位进行核酸检测,不得扩大核酸检测范围,一般不按行政区域开展全员核酸检测,纠正“一天两检”、“一天三检”等不科学做法,“7+3”隔离缩减为“5+3”隔离,取消入境航班熔断机制等。

该通知一出,各地方政府紧急跟进,纷纷放宽防控措施。中国官方报道显示,新疆、内蒙古、四川、河南等地政府已召开会议,要求各部门细化防控举措,禁止“层层加码”和大面积封控。

2022年11月14日,在北京,居民接受采集拭子样本进行新冠病毒检测 。(路透社)
2022年11月14日,在北京,居民接受采集拭子样本进行新冠病毒检测 。(路透社)

11月13日,有河北石家庄网友爆料称,石家庄疑似取消全员强制核酸检测,“石家庄成了试点城市”。消息一出,引发社会热烈讨论。同日,石家庄政府发布《致全体市民的一封信》,确认防疫政策作出调整。该通知指出,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广大市民要充分认识“优化调整防控措施不是放松防控,更不是放开、‘躺平’。”

然而,疫情防控政策的紧急转向,还是引发了民众对“与病毒共存”的广泛担忧。有网友表示,“石家庄这个大动作把人都整不会了。放开第一天的早高峰时间,小区里比静默还静默。”同时,据一则无法验证来源的网传视频显示,石家庄放开疫情管控的第一天,某小学一个班只有两名学生恢复了线下上课,其他学生全部以“腿疼”、“胳膊疼”等理由请病假。

旅美中国学者王军涛接受本台采访时表示,石家庄政府的尝试只是全面放开的第一步,具体操作仍需实践检验。

王军涛说:“这些都在精准防控的名义下。‘第一责任人’这个话有很多的理解,有可能自己要掏钱了。开始不搞全员检测时,谁染上了病那就是你自己不负责任,那你自己要付钱。”

11月14日,石家庄卫健委工作人员向中国媒体财联社确认,自当天起,石家庄市内免费核酸检测网点全部关闭。当日上午,石家庄市委书记张超超也公开表示,要防止“一刀切”和层层加码,还要教育引导广大市民群众理性面对疫情,不恐慌、不信谣、不传谣。

王军涛认为,此前中国官方和媒体大肆渲染新冠疫情的危害,导致人人自危,而此时防控措施紧急转向,缺乏正确的信息引导,不具备社会舆论条件。

“由于中国共产党的误导,民间有很多愚昧的、对动态清零的支持性舆论。现在要把一些正确的信息灌进去。”王军涛说:“比如说,疫情进入奥米克戎阶段,得一场病并没有那么大危害。有时候,中国人对一个病的恐惧来自于他不了解。”

在纽约的时事评论人士秦鹏同样认为,透明、公开的信息披露是中国放开疫情封控的重要前提。

“首先我们看到,中共中央的清零政策没有发生根本的改变,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地方放开不意味着全国放开,也不能保证不会朝令夕改。目前这样一个试点其实还是‘戴着镣铐跳舞’,还是没有解决(信息透明、准确)这些问题。所以我觉得,这样的试点可能不会成功。”秦鹏说:“石家庄不像一个科学试点,更像政治试点。”

秦鹏认为,中国官方并未将石家庄正式定调为放松防疫管控的“试点城市”,如果石家庄在推行精准防控政策中发生疫情失控等情况,很有可能会再次回到严苛的“动态清零”。

他说:“短期内,我们还没看到真正能够放开的前提条件。(放松防疫)最大困难是所说的疫苗、药物还有医疗资源,重点机构、重点人群保护,这些是所谓的开放的前提。从这些来讲,目前来看短期内我们看不到中国有资格开放。”

此外,秦鹏还指出,在经济受挫、股市下滑的情况下,局部放松防控不排除是中国官方向资本释放利好信号的可能性。

据中国媒体《顶端新闻》披露,石家庄大多数幼儿园表示,孩子上学还需持有效核酸检测信息,市民乘坐公共交通也需72小时核酸阴性检测证明。此外,多家商场表示,顾客只需持登记绿码即可入内,但也有一部分购物中心要求出示72小时核酸检测;低风险区域、外地返回的市民依旧需要持有48小时检测报告,经社区同意后方可归家;市民出市也要持48小时核酸证明。

另据中国媒体第一财经不完全统计,截至11月14日,上海、海南、陕西、福建、江西、吉林及安徽等地已调整现行防疫政策,宣布取消或暂不开展区域全员核酸检测。

记者:经纬 责编:何平 网编:瑞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