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实施违停重罚 民众质疑政府借此创收

0:00 / 0:00

郑州市交警、城管执行违停重罚运动,当地媒体报道,措施实施前的20天宣传期,已发逾74万提示单,即使当局澄清非罚单数字,也难以平息网民的质疑热议。有评论表示,郑州停车位不足的问题,存在已久,在经济不景气下,政府用不同名义向民众罚款,相信与政府缺钱需要创收有关。评论又说,地方政府为解财政困境,以杀鸡取卵向民众开刀,也难以解决根本问题。

"前面又乱停车了,真是给我大郑州添堵了,公安交管城管联合执法整治车辆乱停乱放来了!"

河南郑州市城市管理局制作视频,宣传交警、城管由8月21日开始联合执法,严厉打击违规停车问题。郑州市城管从本月初开始,已试行计划,在市内27个区的次干道和支路,发现有违规停车时,如车主没有在10分钟内把车开走,城管发“贴条”要求罚款。在新做法落实前,有20天的缓冲宣传期,执法的城管只对车主发提示单,不会上报交警部门的系统收取罚款。

郑州市实施违停重罚(微博视频截图)
郑州市实施违停重罚(微博视频截图)

根据中国媒体报道,在宣传期的首天,城管已发放1万2千张提示。郑州当地媒体在宣传期完结前,以"不到20天,郑州城管贴出74万张温馨提示单"为题,表示截至8月19日,共发出74万张提示单,以及22万份"文明停车倡议书"等,数字引起网民高度关注,质疑郑州市为何有如此大量的违停车辆,认为当地政府是借罚款创收入等,"网传郑州城管20天贴74万张违停单"一度成为微博最热门的讨论话题。

有中国媒体在周三(8月24日)致电相关部门,引述郑州市城市管理局宣传处人员的回应,表示74万张罚单的说法,没有依据,强调宣传期间城管人员张贴的不是罚单,又说,行动的目的不是为罚款创收。但官方的回应,没有减低网民对事件的讨论度,同时引发支持和反对违停行动的争论。

政府借罚款巧立名目向民众收费加剧官民矛盾

河南的时事评论员李法天对本台表示,郑州市政府不是第一次,以不同的理由,向民众收取罚款创收。例如早前以防疫为由,创"不戴口罩罚单"的做法,城管巡查餐厅后,向没有戴好口罩的员工和市民,收取每人50元的罚款。

他表示,这次当局再借用处理社会民生问题的名义,以罚款向民众收钱,即使官方的原意,不是要创收,也不会取得民众的信任。

郑州市实施违停重罚(微博视频截图)
郑州市实施违停重罚(微博视频截图)

李法天:"实际的情况是,市面有500万辆车,却没有那么多车位,必然有很多车辆必须违规,而政府掌握很多信息,是知道有停车位不够的情况。如果这样执法,政府每天都会有很多来自罚款的收入,可以进帐,如果提示单全都收的话,每个200元已是一个多亿的罚款。当政府财政收入不足,大家都自然会想到政府想要创收,增加官民之间的矛盾。"

李法天表示,相信相关部门因为这次违停罚款事件,会引起广泛讨论,暂缓执行或放宽执法力度。但估计,吸收这次经验教训,如果当地政府再想用类似的手法,向民众开刀,不会再实施宣传期,以及公布数据,会直接执法罚款,最终受害的都是普通民众。

地方政府财政收入陷困境杀鸡取卵向民众开刀

针对地方政府通过罚款创收的问题,早前中国国务院办公厅曾出台文件,要求各级政府避免乱罚款,禁止用罚款创收等,但仍有地方政府借解决民生问题,通过罚款向民间收钱。时事评论员方原表示,是反映地方政府面对疫情、经济环境变差,以及难以再透过房地产项目,取得庞大收入等,出现财政困难,被迫向民众开刀,但这种方式也难以解决问题。

方原:"作为地方政府来说,采取这种罚款的形式以解决当下财政枯竭的燃眉之急,虽然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方法,但是各种罚款,针对的不是官方而是民间,民间作为国家治理的造血机器,到现在民已没有利,便采取杀鸡取卵的方式,而这种方式是追杀,等同自杀式的治理。"

他表示,用罚款创收事件也显示,政府缺乏长远的治理计划,在经济环境好时,未有做好财政储备,在经济环境差时,导致没有足够资金维持运作。

记者:陈子非 责编:陈美华 梒青 网编:瑞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