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德塞直言"中国清零不可持续" 此言一出即被北京封杀

0:00 / 0:00

曾多次公开发表亲北京言论的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罕有地就中国的抗疫政策表态。他认为,中国应对新冠病毒的清零策略“不可持续”,呼吁中方改变政策。但这段话在发布后不久,就被中国大陆指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而被禁止分享,视频更被下架。

上海三月底因应疫情爆发,实施严格限制措施,地铁停运,又传出当局派员强行进入住宅消毒。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上周主持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明确表示要毫不动摇坚持“动态清零”的防疫总方针。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5月10日表示,新冠病毒不断进化,传染性愈来愈高,现时对病毒认识增加,又有更多工具防疫。谭德塞认为,中国应对新冠病毒的清零政策“不可持续”,世卫与中国专家讨论疫情时已表明这个立场,改用另一策略非常重要。

这是谭德塞罕有地评论世卫成员国的本土防疫政策。世卫紧急项目执行主任瑞安对中国今年年初疫情升温、死亡人数大增,当局要设法应对,采取严厉抗疫措施表示理解,但他表示,有需要在防疫措施与措施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之间取得平衡,也要考虑到人权。

联合国在中国的微信公众号,周三(11日)上午发布谭德塞的讲话,但发布后不久就被指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而被禁止分享,视频更被下架,而谭德塞的讲话视频 现在只能在墙外才能看到。

谭德塞是在国际压力下被迫表态

台湾行政院前卫生署副署长李龙腾接受本台专访时估计,谭德塞是在压力下被迫表态。

李龙腾:“他(谭德塞)一直在帮他们(中国)擦屁股讲话,认为中国都是对的。大概有人在压迫他说,如果你再偏向中国的话,可能就不再支持他当秘书长(总干事),所以才讲出他心理应该讲的话。可能他也看不下去了。明明这个病毒已经在减弱了,(世上)每个地方都在慢慢开放了。你还在用‘清零’两个字,这不是奇怪吗?你一天几万个个案都没有症状的,那算什么。比起流行性感冒更不严重的。你还在说(要争取)没有人感染。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胡锡进 : 世卫不应从外部拆中国抗疫的台

中国官媒环球时报前总编胡锡进则发文反驳谭德塞。他说,谭德塞的说法不值得大惊小怪,重要的是只有中国才能为自己负责。中国摸索出动态清零路线非常不容易,至少挽救了数百万中国人的生命,而且在过去两年保护了中国经济。中国对奥密克戎的探索作为当今世界一条独立抗疫路线有它不可取代的价值。世卫不应从外部拆中国抗疫的台。

台湾前卫生署高官李龙腾认为胡锡进的说法缺乏逻辑。

李龙腾:“从政治角度上本来就是你自己要负责嘛。从学术角度上,他讲的话好像逻辑不太对。 没有错啦。你们是自己要负责。但是你们用什么学术证据去说,你真的会清零。从学术角度上来看不可能做得到的事,你干嘛一直要强调?”

上海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余宏杰领导的研究团队,在美国专家支援下,根据今年上海爆发的奥密克戎疫情进行模型预测,认为如果贸然放弃清零策略,对公共卫生可能构成危机。

研究人员指出,中国大陆民众新冠疫苗接种率太低,不足以避免奥密克戎疫情的爆发,假如不提高疫苗接种率、不采取更严格的非药物干预,譬如进行大规模核酸检测、要求民众戴口罩等,推算到今年9月底可能造成510万人住院,270万人接受深切治疗,死亡人数高达155万人。

研究认为结合不同防疫策略,包括加强为长者和高危群组接种疫苗、提高使用抗病毒药物,以及采取非药物干预措施,有望降低死亡率,大大减轻对医疗系统的压力。

台湾行政院前卫生署副署长李龙腾对本台表示,新冠并不是自然病毒而是人工病毒。过去两年多一直在变弱,死亡率从开始时的大约10%逐步降至现在低于万分之一。他认为应该重视如何治疗重症病人。

李龙腾:“大家一直在强调疫苗的重要,药物的重要。根本不重要呀,反而必须好好支持重症病人让他自己康复。这是最重要的。怎样去清出病房来治疗重症病人。这才是对的。既然(新冠)是人造的病毒,又一直在突变,根本不可能有有效的疫苗。不管你打一剂两剂三剂四剂五剂都没有效,还是会再被感染的。既然病毒一直在变异,你怎么去制造药物去治疗它,也不可能有有效的药物,只能用一些支持性疗法,预防其他的感染或者对心肺的辅助,让病人逐渐自己恢复。”

他说,中国大陆在这方面还有进步的空间。

李龙腾:“像英国或台湾都有第一线的家庭医师或者基层医师。他们的数量跟品质一定要够。比较大型的医院里面,怎样去做一些附加隔离病房来提供加护心肺和肾功能的支持性治疗,这也需要特别的技巧。”

中国抗疫已政治化估计20大前不会改变

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原医疗救助部部长任瑞红认为,中国的清零政策持续与否取决于中国的政治形势。

任瑞红:“二十大召开在即。习近平是否能实现连任举世瞩目。如果他现在放弃清零就无异于放弃他自己的政治主张,对他来说是完全前后矛盾的说法和防疫举措。再说,目前的清零政策可以维持政治局势。基本上所有人都明白这是一个政治需求。”

任瑞红估计,在中共二十大召开前,中国的防疫政策或许会有微调,但起码在说法上不会有根本变化。

记者:高锋 责编:温晓平 嘉远 网编:瑞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