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一名科学家11月25日宣称,经过“基因编辑”的一对双胞胎女婴在中国诞生。她们天生对艾滋病免疫,创下世界首例。不过,科学家口中的医学创举引起外界强烈质疑。100多名中国科学家周一联署声明,以“疯狂”形容这项研究,担心贸然用活人进行实验,不仅引发医学道德争议,而且后患无穷。
引起争议的双胞胎女婴名为露露和娜娜,本月在中国出生。“人民网”报道,基因编辑手术比常规试管婴儿多一个步骤,就是在受精卵时期,把Cas9蛋白和特定的引导序列,用5微米、约头发二十分之一的细针,注射到还处于单细胞的受精卵里。而这次基因技术主要修改CCR5基因,也是HIV病毒入侵细胞的主要辅助受体之一。
有关项目由深圳南方科技大学副教授贺建奎领导,有在老鼠,猴子,和人类胚胎的实验数据。
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免疫学系教授王月丹认为,用编辑基因方法使婴儿天生对艾滋病具免疫力只是理论上可行。
王月丹:“现在做技术风险还是很大的,不能确定对这个小孩是好是坏,因为本身基因编辑这个技术在学术上有争议,有人认为有致癌风险。之前一直也只是用于体外细胞基因的编辑,从来没有在人类胚胎做出生以后的基因编辑。这个技术的应用不是很成熟,存在潜在风险。”
“基因编辑”的消息震动中国科学界。南方科技大学马上与贺建奎划清界线,表示此项研究是贺建奎在学校外开展,未向校方报告。校方指有关研究严重违背学术伦理和学术规范,将会成立独立委员会深入调查。深圳市卫生计生委医学伦理专家委员会也表示,此前并未收到项目的伦理审查报备。
100多名中国科学家联署声明,认为有关研究的生物医学伦理审查形同虚设,直接进行人体实验只能以“疯狂”来形容,强调有关技术对人类群体将带来无法估计的风险和危害。
王月丹:“ CCR5(基因)如果把它敲掉以后,除了对免疫系统可能有潜在风险,可能还会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同时这个CCR5基因并没有发现它和人类严重遗传病是相关的,所以现在用这个基因技术来编辑,并不是为了救治重大的缺陷性的疾病。”
他不排除有关研究触犯法律的可能。
王月丹:“我觉得有可能,这个研究并没有走一个非常严格的伦理审批和备案程序。因为我们国家几年前,卫计委已出台了伦理审查法规,有关审批是要按照法律进行的。违法行为会受到卫生管理部门追究责任,涉嫌犯罪的是要进行刑事处理的。”
由中国科技部主管的“科技日报”除了质疑有关研究有否获得相关部门审批,也对“基因编辑”的婴儿是否具有天然抵抗艾滋病能力有所保留。
记者:高锋 责编:胡力汉、嘉远 网编:洪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