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如何考核中国环境: 浓度控制还是总量控制?

中国媒体发表长文指出,中国各地政府10年来在环境考核中往往以总量控制达标为名,忽视对企业污染程度的控制,导致环保指标达标,环境污染问题却不断恶化的矛盾。

中国《财新周刊》最新一期(月1日)发表题为“环境指挥棒为何失灵?”的长篇报道指出,该如何考核中国环境?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环保界有过浓度控制与总量控制之争。所谓浓度控制,相当于达标排放。另一种思路认为,浓度控制缺乏全局控制能力,即使每一个污染源都达到了控制标准,整个城市的大气环境质量仍可能严重恶化。

然而在公众普遍认为中国多数地区空气、水等环境质量不佳的当下,2015年7月28日,中国环保部公布“喜讯”称,中国31个省份和8家央企全部通过2014年全国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考核。经过核实,它们在“十二五”(2011年至2015年)期间总体考核的“四项考试”取得了佳绩。2015年是是“十二五”收官之年,目前已过去7个多月,所有考核单位全面通过“十二五”考核已没有悬念。

中国实施总量考核已经10年,是中央政府对各省和大型国企最重要的环境考核,充当了中国环境保护“指挥棒”的角色。

北京的环保人士霍岱珊就此指出,过去20多年,中国环保总量考核与现实环境质量脱节,污染总量要控制,污染浓度更要严格限制,因为一个污染工厂的排放浓度过大,对周边的水土和居民的健康都构成威胁。他最近几年一直通过自己的环保组织,在基层给污染企业挂上公示牌,发动企业周边社区的民众监督污染企业:

“我们还在继续做这样的工作。最近给一个污染的皮革厂挂了公示牌,指出该厂的废气和污水排放都已经超标,要求企业及时整改。”

2015年中国全国“两会”前夕,在一次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有媒体问及“总量减排的量和空气质量的质的差别怎么理解”?环保部副部长翟青回答说,中国当前排污总量远超环境容量,十一五以来总量下降的几个百分点,难以带动环境质量的全面改善。根据专家测算,大体上在现有的基础上再降30%-50%,我们的环境质量才会有明显的变化。

江苏无锡的民间环保人士吴立红表示,在他家乡的太湖,当地政府也是利用总量控制来治理污染。但这只是一借口,为了让太湖周边的一些污染化工厂继续生产:

“太湖治理这么多年,投资了两千亿都打了水漂,因为政府常常做一些表面文章,比如在太湖抽走污泥,但是却没有从源头上治理,关闭污染源。”

《财新周刊》的报道还说,2015年1月起实施的新《环保法》确立了总量减排的法律地位。第44条规定,国家实行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由国务院下达,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分解落实,企业事业单位在执行国家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同时,应当遵守分解落实到本单位的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也就是说,饱受诟病的总量控制制度不但未被削弱,还因写入“环境保护基本法”而获得极大的法律地位,被加强化了。中国学界主流认为,中国应当改革总量控制制度,目标应该落在改善环境质量上。

吴立红指出,很多地方政府常常以控制总量为借口,对污染企业网开一面,比如无锡市政府常常避重就轻,把农业污染说成是太湖水污染的根源:

“我们当地政府说,太湖水污染是因为农业污染造成水营养化,三十年前,我们这里农民养猪、养羊,粪便派到湖中,但是湖水里有螺丝等生物,消化了这些营养。”

过去二三十年,太湖污染的最大根源是化工厂的污染,吴立红说,

“现在我们这里的农民不再养猪养羊,但是湖水污染却更加严重。这是因为外国的一些化工厂搬到太湖周边,这些工厂都不能在发达国家生产,因此才搬到我们这里来。这些工厂污染严重,而且还有很多安全生产隐患。”

吴立红指出,当地政府领导以污染总量得到控制为名,给很多污染企业贴上绿色企业的标签,糊弄周边的老百姓。但是,太湖水污染愈演愈烈的事实大家都有目共睹。他希望,中国环保总改变过去那种过分重视污染总量的做法,以环境质量改善为主线,实施环境质量和污染排放总量双控、协同控制,敦促地方政府关闭污染严重的工厂。

记者:高山 责编: 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