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组织周二在"世界艾滋病日"发布数据说,60岁以上老人是中国艾滋病感染者中, 年增率最高的群体,而中国官媒近日也指出,中国新增感染者近年来出现“两头翘”,也就是青年和老年人群体感染人数增加。这是为什么呢?
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世卫组织周二在其微信公众号上发布信息说,中国去年新增了3.7万例60岁以上的老年艾滋病感染者,占同年中国新报告的艾滋病感染者的近四分之一。在这个感染者群体中,男性占比超过四分之三,而他们当中的六成人承认自己是因商业性性行为而被感染的。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去年新诊断报告了2.87万例60岁以上中国男性患者,这个数字较2010年增加了五倍。
年龄分布“两头翘”
实际上,不只是中国的老年人成为了感染艾滋病的高危群体,年轻人群感染人数也在增加。中国疾控中心去年发布数据说,15到24岁的中国青少年近年来每年报告的艾滋病病例都在三千例上下。
中国艾滋病维权人士胡佳周三对本台表示,年轻人是性活跃人群,感染艾滋病的人越来越多不难理解,但他对中国老年艾滋病感染者人数激增感到有些惊讶。但他分析说,这可能与他们的一些年龄特征有关。
“有些人到了四五十岁的时候其实就长期处于无性婚姻的状态了,但与此同时,也确实存在丧偶或配偶性冷淡等情况。”
相比之下,在美国及其海外领地2018年新诊断的艾滋病感染者当中,25到34岁的青年人最多,占比超过三分之一,其次是13到24岁的青少年。35岁以后,美国新增感染者群体的规模随着年龄增长逐渐缩小。而中国新增艾滋病患者的年龄分布近年来出现“两头翘”,引发了舆论关注。
一年前,《北京青年报》就发文说明了中国艾滋病“两头翘”的现象。报道指出,很多青年人的身体发育已经成熟,但性心理却未必那么成熟,他们大多尚未成家,没有固定的性伴侣,容易发生不良性行为。另一方面,丧偶或年龄等原因导致一些老年人在婚内无法满足性需求,而他们的性防护意识又比较淡薄,婚外性行为感染艾滋病的概率较高。
艾滋病防治民间组织备受打压
但胡佳表示,相比十几年前他从事艾滋病志愿工作时中国高校对性教育相对开放的环境,近年来专注中国艾滋病防治的非政府组织(NGO)几乎已不复存在了,这也对国内年轻人接受性教育造成了巨大阻碍。
“当年从事这些方面的NGO,包括北京爱源信息咨询中心、北京爱知行研究所等等,已经不复存在了。各大高校对此管控得很严,因为这些NGO有时候会带有一种维权的性质,而这种类型的艾滋病研究几乎已被打压殆尽了。”
他还指出,北京当局不但限制了这些“做实事”的民间组织的生存空间,在艾滋病防治的宣传工作上也迟迟没有做出创新。除了对青少年艾滋病教育一向非常古板之外,官媒每年基本都只是在世界艾滋病日前后对这个话题进行集中报道,而政府高官也常常只是在世界艾滋病日当天到特定医院走走“考察工作”的过场。
如何看待男男性行为?
谈到舆论对中国艾滋病数据的解读,还有一个现象值得注意。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信息显示,中国近年来新诊断的艾滋病感染者中,绝大多数都是通过性途径感染的,其中异性传播约占70%。但国家监测数据也显示,男性同性性行为具有很高的感染风险,而一些地方疾控部门近期公布的数据表明,学生感染艾滋病的一大传播方式就是男男性行为。由于异性恋人群比同性恋人群要大得多,有批评人士认为,过度把同性恋行为和艾滋病联系在一起,可能会加剧社会对这个群体的污名化。
现居美国的中国艾滋病维权人士万延海指出,中国同性恋群体的困境与国内性教育的缺失有很大关系。
“性教育很重要,而它很难仅仅通过艾滋病防治部门来做,所以整个教育系统要提供性教育,对于同性恋要有更多支持性的反歧视教育。我认为中国在这些方面还不具备这样的环境。”
世卫组织表示,截至去年年底,中国报告的艾滋病感染者总存活人数为96万例,而同年报告死亡的艾滋病感染者达3.45万例。
自由亚洲电台记者家傲华盛顿报道 责编:申铧 网编:洪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