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央气象台4月11日继续发布沙尘暴蓝色预警,受影响的区域高达十八省区市。其中"沙尘来袭北京上空出现蓝太阳"引起网友热议,就连"上海沙尘暴"也冲上热搜。到底为何今春沙尘天气如此频繁?
据中国党媒《人民日报》报导,受冷空气和大风影响,预计4月11日8时至12日8时,新疆南部、内蒙古大部、甘肃东部、宁夏、陕西中北部、山西、河北、北京、天津、山东、河南、安徽中北部、江苏、上海、湖北北部、黑龙江西南部、吉林中西部、辽宁中西部等地有扬沙或浮尘天气。
许多网友争相上传沙尘暴各种景象,有人标记 #北京沙尘暴并哀怨地说道,“早上好,开始吃土的一天”。有人拍到阵仗宛如大白出动写着“这天…全身都得包好了才敢出门”。有人放上兵马俑照片,嘲讽“据说,这是今天北京、天津朋友们的现状…”。
北京居民:“今天这个天气一张嘴一口沙子,你看那个楼现在已经不明显了,那个白光的楼就那种雾濛濛的。”
北京居民:“昨天晚上我下班回去时,沙尘就很明显。呼吸上明显感觉不舒服。今天早上出门我特意把帽子戴上,沙尘来袭,身上都会有尘土的味道。”
据北京日报报道,4月11日大风和沙尘的威力仍然强劲,全市空气质量陷入最高一级的严重污染水平,大部分地区PM10浓度破千。
【中国出现大面积沙尘暴】
— 自由亚洲电台 (@RFA_Chinese) April 11, 2023
【今年以来第八次】
【中国媒体归因蒙古国】
四月10日至11日,中国西北方和北方,再次遭遇大面积的 #沙尘暴。中国中央气象台11日继续发布沙尘暴蓝色预警。人民日报指出,#蒙古国 南部的戈壁沙漠也是影响中国的重要沙尘源地。#治沙#内蒙 pic.twitter.com/QUkGLzQoyO
第8次沙尘天气来袭 为何今年偏多
这次是今年第8次沙尘天气,比往年次数偏多。据快科技访问中国天气网气象分析师王伟跃解释,进入3至4月份以来,中国冷空气活动仍处在活跃期,在冷空气影响期间,蒙古气旋和地面冷锋成为有利的推手,将沙尘从沙源地带到下游地区,甚至一路输送到更南、更远的地方。
台湾中央气象局局长郑明典在脸书发文称,今年中国北方沙尘暴有点多!他还附上一张照片,华北、东北多地密密麻麻的“999”数字显示,超过显示上限的悬浮微粒浓度。
郑明典接受本台访问时表示,从气象上看出,今年中国大陆华北、蒙古一带雨量的确很少,加上很强的低压发展冷热对比。今年更加频繁,气象条件还是主导因子,如果没有强风,沙尘还是起不来。“看到的现象是今年那些地方的低气压,发展的频率真的比较高。”他认为最重要的关键还是低压特别活跃,但是目前都只看到“现象面”分析。
台湾整合防灾工程顾问公司总监贾新兴对本台表示,沙尘天气在冬季到春季是高发期,当蒙古高压或是西伯利亚高压强度较强,往东移容易形成沙尘暴。“某种程度也反映到今年从年初一直到现在,北边冷空气的强度还是相对偏强,所以容易出现沙尘暴天气。”
中国抗击沙尘暴 植被为何成效不彰?
满足沙尘天气有3个条件:持久强劲的大风、沙尘源和低层大气不稳定。中国官媒新华网引用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荒漠化研究所所长吴波分析,这段时间,蒙古国和北方地区降水偏少,春季前期气温明显回暖,造成冻土层融化,地表沙土变得松散,加之春季北方地区大风高发,配合裸露的沙尘源地地表条件,形成频繁的沙尘天气。
郑明典分析,沙漠化后水气减少,若无植被会日益干涸,影响周边区域。但沙漠化范围扩张,干燥作用就减少,形成摆荡现象,然而这时间尺度很长,无法解释短期现象。
“最近很多人认为这与全球暖化有关,整个环流系统有改变。但一牵扯全球气候变迁,又无法解释这种逐年的变化,所以应该是很多原因造成,才会看到今年很特别。”郑明典解释,“极端现象都是很多原本不相干的巧合碰在一起,才会产生极端现象。”
据报导,蒙古在2021年启动“十亿棵树计划”,蒙古国总统呼日勒苏赫指出,“蒙古国75%左右的土地面积遭受不同程度的荒漠化,必须共同抗击荒漠化,不能再浪费时间。”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葛全胜和博士生郭义强发表的有关报告提到,中国的沙尘暴治理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群众缺乏防沙治沙意识,治理沙尘暴的积极性较低;治理者不遵守自然规律,盲目栽植树苗,导致苗木成活率极低等。他们建议,严厉制止掠夺式土地开发,有效保护现有植被;遵循自然规律、科学治理沙尘暴,对不适宜植树种草的荒地,不要轻易破坏地表结构;同时要加强监管,防止毁林,防止滥垦引起土地沙化退化。
记者:黄春梅 责编:许书婷、陈美华、梒青 网编:瑞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