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小时做一次核酸”,目前已成为中国多地政府对百姓的日常要求。近日在云南红河,一对小兄妹披塑料袋冒雨徒步10公里做核酸检测的画面,引起民间舆论的共鸣。
5月15日,来自云南红河的一个8岁小男孩身披塑料袋当雨衣,带7岁的妹妹去学校做核酸,两个人在风雨中走了10公里路。连拍摄视频的老师都不忍心酸。
拍摄视频的普老师:“开学前学生需全员做核酸,妹妹学校比较远,哥哥就一起带来做核酸。小孩家里比较困难,没有雨伞,感觉特别心酸。”
在上传这个视频的“搜狐千里眼”帐号下,网民留言踊跃。有人想起小时候穷得买不起伞,也顶过化肥袋子;有人说,像这种情况太多,每每看到心里就不好受;有人说,“不可能,都全面小康了”,立刻有人回复“人家是全面脱贫,非常蹭个小康”。
上至喜马拉雅山、下至矿井乃至偏乡 “捅棉签”看不到尽头
“云南红河小兄妹”只是做核酸众生相的一个缩影,做核酸几乎已经成了全民运动。有人贴出,“爬到最高处,去喜马拉雅山做核酸;下到最底层,到矿井深处做核酸。”还作了打油诗,“真可谓:可上九天检测,可下五洋核酸。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捅棉签。 ”
微博有人一早发文的问候语,“最近日常,吃完早餐做核酸”,有人哀怨“庭院深深做核酸”,有人形容得传神,“在太阳下排了一个贪吃蛇一样的队伍做核酸,感觉像人行道上被晒干的蚯蚓干 ”。在云南瑞丽,有两个医务人员骑车双载,拿着喇叭敲着锣,喊市民赶紧起来做核酸检测,仿佛穿越到古代打更巡逻报时。也因此,艺人任豪插队做核酸引起了民愤,第一次插队被拒,第二次插队被路人指责。
一点点小冲突,都能引起排队民众的怒火。天长地久有时尽,到底核酸检测能否有个尽头?
“我们北京城区这边,我们是在西城区,我们是每天做核酸,不是48小时。连6天,每天都得做。因为你一天不做核酸,‘健康宝’就会弹窗。”北京律师莫少平接受本台采访表示,他目前还能天天上班,但是写字楼规定每天都得做检测,“健康宝”没弹窗才能进入。
莫少平说,除非哪都不去那就能不做核酸,否则到商店、医院或是还允许办公的写字楼,没做核酸简直寸步难行,哪都去不了。如果检测的人多,排队的时间也就比较长。
“如果是封控区、管控区有密接者,哪怕是在家里面,你也必须去做核酸。如果不是那个区域,我也不去商店、不去医院,不去写字楼,我倒是没看到必须强迫做,你当然自己就寸步难行。”莫少平补充说。
天天筛 北京2千万人核酸筛检只抓出5管阳性
根据《北京青年报》报道,北京市新冠防控新闻发布会宣布自5月16日开展的区域核酸筛查,共采样检测2096万人,检出5管混采阳性,其中丰台区4管,西城区1管。
不只是北京,在杭州也有网民表示,“最近朋友都是这样聊天的:你续命了吗、我快过期了。”
连中国官媒央视新闻频道《新闻1+1》在直播连线杭州市委常委、副市长陈瑾时,第一个问题就提问杭州是从4月28日开始实行48小时核酸有效期,已经半个多月了,到底有没有例子说明常态化核酸在发挥早发现的作用?
陈瑾仿佛如获至宝似地举例,“4月29日进行48小时核酸筛查的时候发现1例阴性阳性,但是到5月1日再次检测时,突然发现是个阳性病例。”以此来证明,因为这个例子,第一时间封楼、管控小区,没有其他病例再出现。
上海浦东居民朱先生告诉本台,有些官员告诉民众,提供的是免费的筛检、免费的服务什么的。但是他反问,这免费是老百姓接受的吗?我们老百姓没有接受要一直被做核酸,聚在一起没事给你跑出事情出来。朱先生说,“你把医保弄亏了,以后老百姓再看病,真正看病不是更没钱了吗?压缩老百姓看病的费用。”
48小时核酸有效期 到底是7天还是48小时 无关科学因地而异
腾讯网的一篇小知识文章,解答核酸48小时按哪个时间算起。文章先是说,“核酸检测的有效期为一周,也就是7天。”但是又埋了个但书,“如果所在地明确规定需要持48小时的核酸检测证明,若是过了48小时有效期,那么就不可以再使用。”最后又讲,“但要是所在地没有明确规定需要持48小时核酸检测证明,那么此时核酸检测的有效期一般默认为7天。此时的核酸检测证明,即使是过了48小时还是可以使用的。”
兜来转去,核酸检测早已经不是科学问题。
自由亚洲电台记者黄春梅 台北报道 责编 许书婷、何平 网编 瑞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