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空气质量改善:专家称与经济放缓有关

中国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星期一在两会期间表示,中国去年三百多个地级以上城市的空气质量有所改善,但中国不会放松重拳治理污染的努力。

中国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3月11日在两会期间举行的一个新闻发布会上说,2018年,全国338个地级以上城市的优良天数比例达到了79%以上,PM2.5浓度同比下降了9.3%。三个重点区域改善得更多一些,例如,长三角的PM2.5浓度降低了10%以上, 北京的PM2.5浓度降低了12%以上。

他还提到,中国去年7月发布了打赢蓝天保卫战的三年行动计划,其后又陆续制定发布了采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行动计划等,蓝天保卫战的总体进展和成效还是不错。

但旅美中国环保问题专家郑义则指出,中国目前空气质量的改善与目前中国经济增长几乎处于停滞状态有关,并非由于政府的环保措施有效:

“当整个制造业都处于凋敝、收缩,整个生产都在不断缩减的情况下,空气污染当然应该出现立即的改善。空气污染跟水污染不同,一条河流被污染了,那需要许多年才能恢复正常;而地下水的污染则可能需要两千年才能恢复清洁。但因大气是流动的,空气污染通常不会集存在大气里。只要污染源不存在了,空气污染也会很快随之消失。”

产煤大省山西的空气污染严重众人皆知。本台记者星期一打电话到太原市一家酒店,问询当地的空气污染状况是否改善。接电话的值班员查询了一下以后对记者说,太原市当天的空气质量指标为53,属于良好。但值班员很快补充说,这与天气已经转暖有关,冬天时太原市的空气质量还是相当糟糕的:

“现在空气质量的状况是,例如今天是53度,空气质量属于良好。一般的情况下,因为现在冬季已经过去了,所以空气质量也在慢慢好转。”

路透社3月11日的有关报道说,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是以沉重的环境代价获取的。因此,中国政府近几年来重拳治污,环保大督查也成为重要手段之一。但重拳治污中的“一刀切”作法也常常受到诟病。

“一刀切”是指平常不作为和不担当的一些地方政府官员,到了中央环保督查前来视察、或在强化监督期间,以及年终考核期间,急忙用一些敷衍的简单粗暴办法来应付检查的做法,这些包括,到检查的时候临时要求停工、停产、停业等。

中国江苏的民间环保人士吴立红就指出,实际上,他本人并没有觉察到空气质量的改善,因为地方官员在环保方面总是做猫腻。他每次出门所呼吸的空气依然污染严重,导致他咳嗽不止:

“中国的污染状况,空气雾霾严重等状况并没有改善,空气、水和土壤的污染依然严重,而雾霾问题更是要命。”

路透社的报道说,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使一些人开始质疑其环保举措是否过于严厉。对此,中国环保部部长李干杰在周一的新闻发布会上明确表态,中国不会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重拳治污的决心丝毫不放松。

李干杰还介绍说,北方地区正在推广的“煤改气”、“煤改电”尝试的试点城市,已由12个增加到35个,2017年和2018年分别完成了400多万户的改造。

(记者:希望 责编:申铧 网编:洪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