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北华北等地出现大雾天气

华北9日夜起有大雾天气,东北雾霾持续。(网页截图)
华北9日夜起有大雾天气,东北雾霾持续。(网页截图)
中国东北华北等地出现大雾天气 据法新社和中国官方通讯社新华社等媒体报道,中国东北华北地区出现大雾天气。气象部门发布大雾黄色预警。

0:00 / 0:00

据法新社和中国官方通讯社新华社等媒体报道,中国东北华北地区出现大雾天气。气象部门发布大雾黄色预警。

据新华社报道,9日夜间到10日上午,东北华北地区出现大雾天气;东北地区中南部出现严重空气污染。大雾给出行带来不便。由于能见度极低,辽中某环线高速公路上三十辆大货车相撞,造成不轻的伤亡事故。雾霾也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的不良影响。法新社的报道说,中国“大片地区为酸性雾霾所覆盖;有害颗粒浓度超过世界卫生组织最大值的大约50倍( levels of dangerous particulates reached around 50 times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maximums);其中有些数值创有史以来最高。”

美国德拉华州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部工程师高放博士表示,这次东北、华北地区大雾的成因中,气候是主要因素之一。雾霾的形成也包括一定的人为因素:

“气温剧降,空气中水气凝结形成大雾…… 气温剧降,你不取暖怎么办?要取暖呢,现在有些设施还没有达到不烧煤这个程度。”

中国非政府组织“横断山研究会”独立科学家杨勇表示,东北华北地区的雾霾以及大气污染有多种成因:人类燃煤、气象、季节、气压、以及生态环境遭受的破坏, 等等:

“大气污染有多方面的原因。”

这位科学家逐一对这些原因作了分析。他首先谈到气候、气象方面的原因:

“当然与气候、气象条件有关系。这段时间,东北、华北,包括四川盆地,气温都在下降 。第二呢,风力也比较弱。”

其次,他谈到冬季供暖过程中的燃煤因素:

“ 燃煤锅炉的煤烟排放也造成大气污染。”

科学家杨勇表示,政府关于十三五期间经济转型的要求以及对环境-生态保护的重视,对大气环境的改善带来了希望:

“以往的粗放式发展和高速增长已经给环境带来非常大的压力。”

法新社9号的报道说,"在中国,顽固的大气污染在冬天尤为严重,以燃煤为主的能耗由于取暖的需要而上升。大气污染灾难夺走了数以十万计的中国人的生命,成为民众对政府不满的一个主要原因。"
舆论界有人说,中国政府有能力治理雾霾,所谓"奥运蓝"和"阅兵蓝"就是例子。

(记者: 杨家岱 责编: 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