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律师向两会发公民提案吁增加疫苗安全

0:00 / 0:00

近年来,中国屡屡爆出有婴幼儿因注射疫苗而导致终生伤残甚至死亡的案例,去年山东“问题疫苗”案更震惊了世人,引起社会恐慌。在全国两会召开之际,关注疫苗安全问题的10位律师,向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寄送了“两会”公民提案,呼吁提升疫苗安全。参与提案的律师告诉本台,政府应当尽早建立完善的疫苗接种机制,让受到伤害的孩子有获得救济的途径。

10位律师在公民提案中写道,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国家对儿童实行强制疫苗接种,但现有的预防接种管理制度下,还存在着包括疫苗质量不过关、接种操作过程不正确、不良反应等5项风险,并提出了多项对针对《预防接种工作规范(2016年版)》、《疑似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监测方案》、《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药品质量管理规范》的修改。

参与提案的王胜生律师接受本台采访时称,政府在立法和监管上存在诸多漏洞:

“山东疫苗案发生后,我们逐渐把逐渐把疫苗安全的问题,尤其是和家属有所接触后,这两百多号人,发现问题是非常严重的,而且还有很多问题是没有暴露出来的。在大陆境内其实每天都可以预测,有人因为这件事情遭受损失,我们觉得是切实可行的措施,同时也是有效地减少风险发生率的措施,希望在两会当中把这些内容考虑到,听到建议能够尽快在预防接种安全方面部署这些措施。”

2015年,山东爆出二类疫苗未经严格冷链存储运输,加价售往全国18个省市,涉案金额近6亿元的大案。此后,近百名律师自发成立志愿律师团帮助受害人,呼吁建立国家疫苗保险补偿制度,但却遭到当局警告。今年1月,两名主犯分别被以“非法经营罪”判刑。但民间一直呼吁当局公布假疫苗流向,却未得到回应。这些年来,律师和疫苗受害家长们一直在呼吁完善相关法律,甚至一度前往北京集体维权,要求立法。

疫苗维权人士杨先生告诉本台,预防接种相关数据和处理信息应当向公众公开,否则一旦出事,普通老百姓很难追责:

“这个事情现在等于是也算是过去的事情,在这几天可能又出来了,出来的原因还是在于实在是找不到这些小孩伤残死亡和疫苗有什么关系,普通百姓真的很难证明。”

部分参与此次公民提案的律师去年还曾成立律师团,发布《问题疫苗索赔指南》,主要从证据保留,索赔原则及索赔对象和争议解决方式等三个方面,指导消费者在一旦出现问题时该如何应对。

律师团成员余文生告诉本台,疫苗问题在中国由来已久,但维权之路却十分艰难,当局往往采取隐瞒的方式处理事件:

“实际上是要解决疫苗受害者得到赔偿的问题,原来这些律师很难让受害者都被律师服务,只能用集团诉讼的方式,当然解决这些问题的前提,要当局得这方面做出一些努力,最起码拿出一点态度来,如何去解决这个疫苗伤害者的问题,因为现在很多鉴定机构是他们本身是政府下属的一些鉴定机构,他们做出的这些结论很难具有公正性,所以当局应该拿出态度来,对这些疫苗受害者拿出一个全面的鉴定,他们必须要一个方案,如果没有方案的话,我们就提出一个方案。”

特约记者:忻霖 责编: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