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五部委近日联合印发奶业5年发展规划,重塑国产奶业形象,将强化婴幼儿配方乳粉监管,严打违法添加行为等。不过一些中国民众对此并不看好,认为规划不可能令他们对国产奶品更放心。
中国农业部、发改委、工信部、商务部、食药监总局五部委近日联合印发《全国奶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强化婴幼儿配方乳粉监管、严打违法添加行为、打造国产乳品品牌等措施,以保障优质安全乳品有效供给,加快建设现代奶业。
《规划》要求,严格执行婴幼儿配方乳粉法规标准,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制修订情况,适时修订《粉状婴幼儿配方食品良好生产规范》和《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许可审查细则(2013版)》,严格行业准入。
《规划》还强调将加快推进生鲜乳质量安全追溯试点工作,加强兽药残留综合治理工作,加大监测力度,实施阳性样品追溯监管,严厉打击违法添加行为。
2008年,中国很多食用三鹿集团生产的奶粉的婴儿出现肾结石,随后在奶粉中发现了化工原料三聚氰胺,事件更波及到中国多个厂家奶粉,包括伊利、蒙牛、光明、圣元、雅士利等。根据中国官方公布的数字,受毒奶粉事件影响的婴儿有50000余名。该事件导致中国产品的信誉受到重创,多个国家禁止了中国乳制品进口。
自从三聚氰胺事件爆发后,众多中国家长不再信任国产奶粉,转而蜂拥前往香港、日本、德国、荷兰等国家地区抢购“洋奶粉”。中国乳制品进口量也从2008年的38.7万吨激增至2015年的178.7万吨,新增消费的80%被进口所占。
毒奶粉事件受害家长蒋亚林接受本台采访时表示,对于该《规划》,她保持观望态度,
“我对于政府在这一方面的承诺是没有信心的,在毒奶粉事件之前不是有个大头娃娃(事件)吗?当时看新闻,新闻也是说要加强奶粉监管怎么怎么,当时我还跟老公说了这么一句:现在出这个事情,国家花大力气整治了,到我们的孩子喝奶粉就放心了。但是结果却是我们家孩子目前的这种状况,他现在的结石,最大的能够达到0.82。我觉得就是(政府)说我告诉你一个事情,我有一个方向,我会怎么去做。没有相关的实施细则和相应的处罚我觉得都是空的。”
对于《规划》号称要“重塑奶业形象,提振消费信心”,不少民众也并不看好。有网民表示:让人不放心的不是缺少规划、审批,而是市场监管缺位,行业自律无效,坚持做优质产品的厂家无法同低劣低价厂家竞争!要重建良好市场秩序,政府应当承担好市场监管的职责。也有网民说:污染的空气,污染的水,污染的牧草,污染的奶牛,居然挤出了合格的奶?真把我们当傻子了吗?还是去香港买奶粉放心些。
同样是劣质奶粉受害孩童家长的王女士向记者表示,加强监管是好事,但当局对于受害家庭的事后处理不够妥善,仍然无法提高对国产奶粉的信心,
“监管严一点肯定好一点,但是国产奶粉那么多,总是出问题,信心一下子没那么容易建立吧。而且我觉得,国产奶粉出现了那么多问题,对孩子造成了那么多后果,有没有考虑过对孩子伤害这块怎么处理的?我觉得无论是怎样的伤害,最后都是不了了之。”
(特约记者:扬帆/ 责编:石山。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