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信仰、经济三大危机困扰 各部门"救市"文件铺天盖地

0:00 / 0:00

受疫情及中美关系紧张影响,中国经济持续下行。今年七月以来,当局密集出台一系列举措,以提振经济、稳定民心。随着外资逐步撤离中国,产业链外移以及大量股民撤出A股市场,使得本已疲软的经济雪上加霜。学者认为,政治、信仰及经济环境三大要素困扰中国,是改革开放四十年来首次。

进入下半年,大量外资撤离中国的步伐并未放缓。而中国官方接连出台各种各样的拯救措施,试图挽回被动局面。本台记者每一次登陆中国政府网站或媒体客户端,发现铺天盖地的都是中国国务院、商务部、住建部、旅游局以及各部委联合发文,鼓励消费、提振经济。但是响应者甚少,有网民抱怨,就业困难,收入减少又如何增加消费。

中国经济学者段奕周三接受本台采访时说,政府各种所谓振奋人心的消息,民众已习以为常,根本听不进去。因为,摆在眼前的局势是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所未有:“一天到晚发文件有什么用呢?现在说老实话,老百姓比以前聪明多了。不会说像二踢脚(爆竹)一样,一点就爆。刺激消费你首先要有实际行动,你浇花只是把叶子喷湿了,根是干的不行的。你现在不发展实体和产业,你现在刺激消费,就那么点储蓄的脂肪消耗完了从哪里补充,这个是最重要的。”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文件发布后,一系列配套措施开始部署。据环球时报网站报道,7月28日晚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征集阻碍民营经济发展壮大问题线索的公告。督促有关地方和部门研究处理。对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影响恶劣、带有普遍性和典型性的重要问题线索,国务院办公厅督查室将直接派员进行督查。经查证属实的,将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2023年3月7日,上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期间,人大代表参观陆家嘴金融区。(路透社)
2023年3月7日,上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期间,人大代表参观陆家嘴金融区。(路透社)

当局各种救市文件铺天盖地

段奕说,民企和民众现在考虑的已经不是发展,而是生存问题:“消费的源头在哪里,源头不是说你去摆夜市、摆地摊,钱从哪儿来。不仅仅是民营企业,金融界爆雷的一个又一个还在后面呢。现在就想搞一个什么了断疗法,搞倒逼机制,倒查机制,这个风声还没消呢,民营企业都怕。”

据华尔街日报网站周二报道,中国2亿散户大军已撤离股市,开始越来越多地把钱投入到货币市场基金和保险产品,或是干脆存到银行账户里,这对A股市场影响巨大。据官方估计,去年散户交易量约占到中国股市交易总量的60%。

早在2012年7月中旬,中国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出台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一步进入电信业的实施意见,一个月内,国防科技工业局和解放军总装备部又联袂出台《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国防科技工业领域的实施意见》。当时就有学者认为,中国民营资本投资在中国以往受限重大经济领域的春天终于到来了。十年后的今天,类似惠民政策再次出现。

十年前也曾出现类似文件

段奕说,比较十年前,当下的内部和外部环境更加恶劣,而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同时出现了三种危机。他说:“三个危机重叠。主要是政治危机带来的信仰危机,信仰危机带来的经济危机。为什么人们现在又怀念八十年代,从1949年到现在七十多年间,人们最怀念的是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初期,为什么?起码思想是自由的,行为是自由的,有了思想的自由才有改革开放,才有了经济的高速,什么放开放开,你把卡脖子的放开,什么都放开了。”

资深时事评论人士郑旭光认为,中国官方无论如何谈政策放开,只要不放弃中共党对企业的领导,一切都是空话。他对本台说:“中共中央是发了一些文件,要促进民营企业发展,但是文件中大概有五六条是上紧箍咒的,比如要加强党的领导,民营企业还要搞推动共同富裕,要关心国防、建立员工利益共同体等,等于说习近平掌权之后他的初心,就是告诉民营企业不要抱幻想。”

郑旭光认为,最近出台的各种安抚民营企业家的文件,意在希望民营企业家重整旗鼓,协助政府解决迫在眉睫的经济问题。

记者:古亭 责编:陈美华 许书婷 嘉远 网编:瑞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