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周一召开三中全会,中国国家统计局同一时间公布的第二季度经济数字显示,增速仅达4.7%,低于市场预期。分析认为,中国领导人在本周召开的三中全会中,或者面临提振信心的压力。
最新公布数据显示,上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为61.7万亿元,同比增长5%。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5.3%,二季度增长4.7%。从环比看,二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0.7%。
其中,中国6月份多项数据呈现增长下滑的情况; 以中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为例,上半年同比增长6.0%,但是,6月份同比仅增长5.3%;消费与投资亦是如此,上半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5969万亿元,同比增长3.7%,6月份同比增速则是2.0%,环比下降0.12%。
《华尔街日报》 指,中国经济增速二季度低于市场预期,使中国领导人在本周召开的三中全会中,面临提振信心的压力。文章引述经济学家表示,由于这类会议通常以做出改革承诺而非立即采取行动而告终,加之决策者似乎还在评估前几轮政策支持的效果,因此外界对大规模刺激政策出台的预期不高。
中国GDP线上公布 未举行新闻发布会
这次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仅在网上发布,并由新闻发言人在网上以所谓的问答方式,回覆记者提问。
“这次的数据有美化效果。”健行科技大学财务金融学系副教授张鼎焕接受本台访问时指出,“这样的数据发布,不见得是大外宣,而是大内宣的结果。世界其他国家面临通货膨胀问题,只有中国发生通货紧缩现象。因为对未来经济抱持悲观看法,所以大家害怕消费。中国透过这样的数据发布,试图缓解对国内经济的担忧。
NHK报道指出,2022年10月中共二十大时,原定GDP的公布时间也被推迟,并仅在网上进行,当时曾有看法认为这一做法是想避免在新闻发布会上公布低于政府增长率目标的GDP数据。
张鼎焕指出,现在中国社会氛围经济是下行,中国青年失业率居高不下,但是从统计局的数据只看到上半年,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1%,比一季度下降0.1个百分点。
另外,他注意到经济预测指数都会比实际的指数高出非常多。他举例,6月的服务业的活动指数为50.2%,但是,预期指数高达57.6%。此外,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5%,已跌破50荣枯线,但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4.4%,说明企业对未来蛮乐观。
中国房地产投资、销售价格都持续下挫
另一方面,房地产依旧没有止跌的迹象。上半年,中国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0.1%。中国的全国新建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约两成(19.0%);新建商品房销售额下降达四分之一(25.0%)。而6月份,一线城市新建房销售价格同比下降3.7%,二、三线城市同比分别下降4.5%和5.4%;二手房跌幅更重,一线城市销售价格同比下降9.0%,其中广州跌幅逾1成,二、三线城市同比分别下降7.9%和7.7%。
旅美经济学者任松林对本台表示,中国房地产价格,如果按照美国市场经济,掉价掉到底,一下子就触底反弹。在美国,个人破产把房子扔给银行就没事,倒闭风险在银行。但是,中国的银行都是国营,不允许个人破产。如果1千万房子亏钱卖800万,剩下的200万贷款,仍然需要缴还给银行。他说:“房价慢慢跌,它社会的震荡没那么大,大家就是忍了。政府有个市场指导价,就不让你动。”
任松林认为,中国房市最后的前景应是房屋国有化,中国购屋者只拥有70年土地使用权,中国最早期盖的房子大约是90年代后期盖的,至今已超过三分之一年限。香港号称50年不变,现在都变了。中国政府最后若逼得没办法,就把70年提前充公。“今天已经有这种迹象,就是国家现在买库存房作为廉租房。如果房地产国有化,免除老百姓贷款。到时房子虽收归国有,但是还住在里头交点房租,老百姓也不会太闹。”
房地产未止跌 中国下半年经济难乐观
针对二季度GDP增速出现回落,中国统计局发言人回应称,展望下半年,外部环境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上升,中国国内困难挑战依然不少,但是这些都是“前进中的问题、成长中的烦恼”。归根结底要在推动发展中不断加以解决,对于这些问题,有关部门有清醒的认识,已采取一系列措施加以解决。
张鼎焕分析指出,“下半年也很难乐观”,中国房地产烂尾楼能否顺利去库存,攸关市场兴衰重要指标。如果房地产价格持续向下,消费者会产生悲观的预期心理。房地产不要说止跌回升,至少要稳定,否则不利于中国经济整体的发展。“也就是说大家会保守消费与支出,各行各业萎缩,又造成消费者消费缩手的恶性循环。”
记者:黄春梅 责编:陈美华、李亚千 网编:瑞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