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降级 外国品牌销售下滑

0:00 / 0:00

中国经济增长放缓,民众对外国品牌商品的消费需求出现减弱迹象。有国际财经媒体指出,多家跨国企业目前已对中国的商业需求发出警报。

英国《金融时报》8月11日报道,伦敦广告巨头WPP在财报中指出,过去三个月以来的中国销售额下降了近四分之一,该公司对中国市场的前景表达悲观。

法国美妆品集团欧莱雅(L’Oreal)估计,今年上半年在中国的销售增长约下降了2%到3%。而大众旗下的保时捷(Porsche)表示,今年上半年在中国的销售量较去年同期下降了三分之一。

欧莱雅首席执行官叶鸿慕(Nicolas Hieronimus)表示,中国是全球唯一消费者信心仍然非常低迷的国家,就业市场不健康,许多中国人将他们的积蓄投资在房地产,但房产已大幅贬值。

《金融时报》提及,惠誉国际评级的分析师指出,今年上半年,中国餐饮业的增长率首次降至8%以下(不包括疫情期间),这是自2010年以来的首次。惠誉分析师表示,中国公众可支配收入前景的不确定性,加上房价下跌导致家庭财富进一步缩水,令消费者将减少非必要支出或转向购买性价比更高的产品。这趋势不仅限于餐饮,还扩展到服装、化妆品和珠宝等非必需品领域。

此外,随着电动车在中国快速普及,《金融时报》​​根据上海咨询公司Automobility的数据,今年上半年外国品牌在中国乘用车市场的销量占比为38%,低于2020年的64%。

梅赛德斯-奔驰(Mercedes-Benz)近年来将业务重心转向更昂贵的车型,今年上半年在中国的销量同比下降了9%。首席执行官凯莱尼乌斯(Ola Kallenius)表示,中国奢侈品市场正在降温,部分原因在于中国的房地产危机,目前仍不知道需要多久才能让消费者重拾信心。

2024年4月25日,梅赛德斯-奔驰E300在北京国际汽车展上展出。(路透社)
2024年4月25日,梅赛德斯-奔驰E300在北京国际汽车展上展出。(路透社)

中国消费者追求性价比

在中国消费降级部分,《经济学人》杂志指出,打出“4元柠檬水”的蜜雪冰城在中国取得巨大成功,相比之下,1杯奶茶的价格为15元。中国一些博客们认为,该饮品的高人气正反映低迷的消费情绪与日益节俭的消费心态,消费者迅速从高价商品转向廉价替代品。

此外,即将过期的化妆品商店在中国社交媒体上吸引广泛地关注,许多清仓店现在以不到半价的价格出售零食和口红。《经济学人》提及,在全球最大的免税区之一的海南省,化妆品支出领跌。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上半年中国顾客在眼线和乳液上的支出减少40亿元人民币。

近期,多位中国经济学者呼吁当局发放消费券等以刺激经济,但相关建议并未被采纳。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强调,要以提振消费为重点,扩大国内需求,经济政策的着力点要更多转向惠民生、促消费。但他并未提出具体的措施。

记者:黄春梅 责编:许书婷、何平 网编:瑞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