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六月出口同比下滑12% 创新冠疫情以来最大跌幅

0:00 / 0:00

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中国今年六月份出口显著下降,并创下新冠疫情以来的最大跌幅。中国进出口连续两个月下滑且幅度扩大,但官方报道却宣称这是"稳中提质、符合预期"。

7月13日,中国海关总署公布,以美元计算,今年6月出口同比减少12.4%,进口下降6.8%,贸易顺差为706.2亿美元;若以人民币计价,6月出口下滑8.3%,进口降 2.6%,贸易顺差为4,912.5亿元。

中国已连续两个月进出口下滑,下滑幅度扩大。路透社的报道指出,中国6月份出口创下自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后的最大跌幅。

中国海关总署发言人吕大良则表示​​:“当前我国外贸发展总体是平稳的,同比看起来似乎走得慢了一点,但环比是一步一个脚印地稳步前行;第 2 季环比增长,最近连续两个月的环比也是增长的,平稳发展是有支撑的。”

官媒报喜不报忧 “稳中提质、符合预期”

中国媒体侧重报道海关总署13日发布上半年外贸进出口规模在历史同期首次突破20万亿元,同比增长2.1%。其中,出口11.46万亿元,同比增长3.7%;进口8.64万亿元,同比下降0.1%,并且定性“外贸进出口稳中提质、符合预期”。

天津港集装箱码头(美联社)
天津港集装箱码头(美联社)

台湾的南华大学国际事务与企业学系教授孙国祥接受自由亚洲电台采访指出,不论中方记者会公布数字的真假,它想制造中国总体经济复苏的宣传效果,就像习近平见比尔盖茨等大企业高管说的话。

孙国祥说,第二季以来,中国经济数据不如市场预期,报喜不报忧:“第二季以来,中国大陆青年失业率突破20%,是非常严重的情况。中国大陆进入高龄化、少子化, 少子化涉及下阶段中国大陆经济发展放缓。如果青年就业非常困难,就会加剧不谈恋爱、不结婚、不生小孩、不买房等‘四不青年’现象。”

孙国祥分析,对照其他数据,中国的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也下降20%。利润创造不出来的原因可能是外资撤资,或没办法再提供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费用。

中国海关总署并指出,上半年,中国对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进出口3.08万亿元,年增5.4%,占进出口总值的15.3%;对欧盟进出口2.75万亿元,增长1.9%,占13.7%;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长9.8%,高出整体增速7.7个百分点,占34.3%,同比提升2.4个百分点;对《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协定》(RCEP)其他成员国进出口增长1.5%。此外,中国对美国进出口2.25万亿元,下降8.4%,占11.2%。两岸贸易方面,上半年双边进出口总值为1236.3亿美元,年减24.4%,降幅较前5月持续收窄1.1个百分点。

学者:中国贸易伙伴出现结构性转变

台湾的中华经济研究院大陆研究所所长刘孟俊接受自由亚洲电台采访分析,中国进出口版图出现结构上的转变,走向更多元、分散的特点。中国过去与传统贸易伙伴,如美国或其他先进国家,因美中贸易战、加征关税、美国对高科技出口管制等,致使双边贸易比重降低。但中国对东盟、“一带一路”及RCEP国家进出口总值显著增加。

刘孟俊举例:“电动车出口俄罗斯,变成重要的市场。例如,电动的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出口都增加,用新三样取代旧三样,反映全世界走向净零碳排的趋势。”

刘孟俊提到,电动车和其充电组件的海外布局有很大关系,中国在这方面政策上补贴很多,成为重要出口竞争能量。四月开始,中国在电动车领域成为最大出口国。

刘孟俊说:“因为像德国、日本或者欧洲,从俄罗斯这个市场退出,刚好中国补进去。此外,去年(2022年)初开始RCEP启动,结合美中贸易战、科技战,外资包含台商乃至陆企,会把部分产能移到东协以及‘一带一路’国家。所谓供应链搬迁,或投资牵动的贸易也会带动海外出口,因此东协成为中国新兴的重要贸易进出口国。”

吕大良指出,中国下半年外贸状况既有压力也有信心,主要是已开发经济体通膨仍处于高位,地缘政治冲突持续,短期外需回暖动力不足,中国外贸稳增长仍面临较大压力。

记者:夏小华 责编:陈美华 许书婷 何平 网编:瑞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