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以“山寨”别国高新产品出名的中国正下大力推动技术创新,但相关的制度约束太多,阻碍了技术的进步。
自上周美国政府宣布制裁中国大型通讯企业中兴公司以来,中国社会各方面对技术创新的热议不断。据法新社4月24日报道,中国正在缓慢地从山寨大国向技术创新的热土过度。广东省深圳市政府投入了近1.5亿美元,吸引技术创新者在当地创业。
本台记者采访到身在加拿大的财经评论人士全军,他赞许深圳的做法有眼光,
“我觉得这样做可能是有效果的,但是效果是在校小的方面,比如做水处理设备,或者是做空气净化设备,用于厂房的。就是这种小的系统是可以做起来的。起步肯定是要起的,不起就死定了。中国创新最好的就是深圳,为什么华为和中兴都在深圳,不在上海,不在其他地方,因为深圳的创新机制相对来讲,比较自由、宽松”。
然而,在英国从事国际贸易、长期与深圳技术企业有交往的大卫,对深圳企业的产品创新不太乐观,
“深圳政府方面对创新比较优厚,你如果真的有创新的话,它确实给你钱。但是,我看到亚马逊这些(深圳)的客户来讲,很少有创新。基本都是国外同行出来新产品,然后进行模仿。真的去创新的好像很少”。
在中国民间,也有推动创新的力量。深圳的麦高创想家文化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研发了青少年科技教育的项目“迈高空间”(MG Space),以提高青少年独立思考和创新工作的能力。
但法新社的报道认为,中国受制于制度方面的限制,技术创新依然受到压抑。中国虽然已经有了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并且在法院设立了专门的知识产权审判庭,但在司法和执法方面不够有力。当产生了知识产权纠纷时,人们也因为担忧法律诉讼的成本太高,而不愿意通过司法程序解决问题。
据美国商会2017年所作的中国商务环境调查报告,仍然有多达一半以上的美国商人对中国知识产权法律体系的保护效果持怀疑态度。
此外,技术创新所需要的资金也对中国企业的创新形成了制约。
大卫认为,中国的私营中小型企业在这方面尤其明显,
“我跟他们(深圳的企业)打交道的时候感觉,他们的人员流动特别大。人员流动大的话,肯定不利于公司的创新。(这主要是因为)各方面中小企业的福利跟不上”。
全军还从国有企业的角度分析了在中国在创新上面临的困境,
“因为国营企业的文化趋于保守,如果做错了呢,那是你个人的责任,这就导致很多人不愿意去试错,就没有试错机制。第二个原因,创新你要找到创新点,我不认识中国目前有这样的企业有这样的(眼界),它能看懂在这个产业链上什么是关键的。因为国有企业相对来说,他追逐的是赚钱比较多的那一块,(因为)国营企业的领导人有任期制”。
尽管如此,全军认为深圳的大型私营企业华为公司在高新技术方面的创新走在了前面。
(记者:王允 责编:申铧 网编:洪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