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餐饮巨头百胜的高管透露,计划明年年底前完成剥离公司中国业务的工作,届时百胜中国(Yum China) 将成为拥有百胜特许经营权的独立上市公司。
《华尔街日报》中文网10月 21日报道,美国的百胜餐饮集团将剥离其中国业务的决定,凸显了在中国市场经营的难度,对有长期良好经营业绩的百胜来说也是如此。美国百胜餐饮集团 (Yum! Brands Inc., YUM)曾跻身于中国大陆最成功外企名列,此前数年,百胜公司就试图让其中国业务走上正轨,但没有成功。
百胜公司10月19号说,到明年年底前完成剥离后,百胜中国(Yum China) 将成为拥有百胜特许经营权的独立上市公司,并将向百胜母公司支付一定比例的销售额,以换取肯德基(KFC)、必胜客(Pizza Hut)等品牌的独家权益。百胜首席执行长克里德 (Greg Creed) 在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说,百胜希望对所有方案进行彻底严格的评估,找到一个能释放最多股东价值的方案。百胜中国将成为单纯的特许经营商,公司的稳定性更强,波动性更小。他还说,剥离中国业务后的两家新公司的名称还未决定,新的中国公司将支付的销售额百分比也没有透露。
自由亚洲电台记者打电话给美国的百胜公司总部了解详情,但没有得到回复。
前不久到中国几个城市考察的美国退休教授冉伯恭就此表示:
“如今在中国大陆,餐饮业的竞争很激烈,导致一些外资企业重新考虑如何在中国运作。”
《华尔街日报》的报道说,百胜眼下在中国大陆的1,000多个城市运营着约4,900家肯德基、1,400多家必胜客餐厅、近300个必胜宅急送门店,以及小肥羊火锅连锁店。百胜在全球总计拥有41,000家餐厅,其中有6,900家在中国大陆。在2011年,百胜公司在中国大陆市场的收入增长曾高达35%,达56亿美元,约占其全球总收入的44%;营业利润增长了15%,达9.08亿美元。百胜当时宣称,中国市场是百胜2011年的亮点。去年,百胜中国市场的收入持平在69亿美元,利润下降8%,为7.13亿美元。但百胜首席执行官克里德表示,仍对中国市场非常有信心,将通过特许经营业务继续保持在中国市场的经营。剥离中国业务与该公司从自营餐馆向单一特许经营业务转变的整体策略一致。百胜计划到2017年底至少将其全球95%的餐馆转变为由特许经营商拥有和经营。百胜的竞争对手麦当劳等也在采纳“轻资产”模式,以降低风险,增加收入来源的可靠性。
在美国的冉伯恭教授说:
“中国政府今后可能会更多鼓励外国高科技公司在中国投资和运作,不大会鼓励餐饮业之类企业来华。其实,最好让市场决定外企的命运,而不是人为挤压某些行业的外国公司。”
《华尔街日报》的报道还说,百胜不会让其中国业务承担大量债务,将在分拆时向股东返还资本,并接受非投资级信用评级。更多细节将在12月份的投资者会议上公布。分拆完成后,克里德将领导百胜餐饮集团,百胜中国CEO潘特 (Micky Pant) 将领导新的中国公司。
(记者:希望; 责编: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