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信与我们分享您对这篇报道的看法)
来自中国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的消息说,中国拟议成立金融监督管理委员会,以统领中国银监会、保监会和证监会的工作,进而完善和强化中国的金融监管机制。下面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杨家岱的采访报道。
据法新社报道,拟议成立的中国金融监督管理委员会,将由中国中央银行、财政部、银监会、保监会和证监会等中国主要经济金融主管部门的高级官员组成。
美国博尔州立大学经济学家郑竹园表示,为了适应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金融业所面临的新形势,为了对银行、证券和保险业资金进行管理和监察,协调中国金融市场的一盘棋运作,中国有必要成立一个类似于美国联邦储备局这样的统筹性金融监管机构:
“根据WTO规定,所有的金融机构都要对外开放。最近,中国银行、工商银行、交通银行等统统都在香港上市,现在A股也上市了。在银行业,我觉得是需要一个管理机构,这么庞大的市场各自为政的话就会互相冲突,台湾有金管会。所以恐怕需要一个,这个机构将来肯定非常大,所有银行的资金、保险公司的资金都要它来管理、监察。美国有联邦储备局,权利很大,决定利息、管理银行什么的。美国没有中央银行只有联储局,有12个系统中央一个系统,权利很大,所有银行都受它管理。所以需要一个这样的机构来看管资金的运用,放款的大小。”
中国人民银行一位研究者称,金融监管委员会如果是一个根据健康的市场原则运作的商业机构,而不是一个受政府的想法影响的行政机构,效率会高得多。对此,郑教授说,金融业务的运作应当服从市场原则--这是对的,但是在人事方面,却不可能超然于政府之外,即使是美国联储局的主管也是由总统任命的:
“商业机构的人选有困难,还是美国的制度由政府来选。一旦选了以后,全权来管理。不能中央下命令要这样、要那样,人选中央决定,但政策由这个机构决定。总统不能决定联储局怎么下利息。”
这位经济学家建议中国在完善金融监管机制方面借鉴新加坡和香港的经验:
“新加坡的制度可以参考,美国的太自由化、太商业化,所以中国可以向新加坡学习,香港也可以。”
英国利物浦工商会英中贸易联络中心负责人吴克刚博士表示,中国金融业各部门之间需要有一个统筹协调机制,这是肯定的,至于这个机制更多地体现为行政机构还是产业机构,那要视情况而定:
“中国现在的金融行业慢慢发达,市场慢慢复杂,各种类型的金融机构之间、国家银行的政策之间要同步或互相配合,所以相互的联系、配合、统筹肯定很重要,至于以什么机构形式就不好说了,行政形式也好、产业形式也好,怎样监控市场是取决于他们采用什么体制的问题,不一定是非得用一种形式不可,可以几个机构互相之间建立某种协调体制也有某种同样的功能,要看市场的准备状态。因为如果是各各市场已经有机地相互联系起来了,有时就比较好做一些,但如果各各金融分行业里本身就不存在有机的协调的话,一个机构有时候都不一定就能管好,所以这要看很细的东西。”
据法新社报道,如果中国国务院拍板成立金融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的时间将不会迟于2008年三月。
这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杨家岱的采访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