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禁书引起强烈反弹

0:00 / 0:00

(欢迎来信与我们分享您对这篇报道的看法)

中国政府经常下令禁止某些书籍出版发行,但中国新闻出版署最近一次下令禁止章诒和等人的八本书籍出版,却在中国知识界引起了罕见的强烈反弹。下面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石山的报道。

中国新闻出版署公布了八本禁止出版的书籍名录之后,在中国社会尤其是知识分子中引起了巨大反弹。被禁书籍《伶人往事》的作者章诒和发表声明,置疑新闻出版署官员有关决定的法律依据。作家沙叶新发表声明,对中国新闻署的作法表达愤怒,清华大学教授贾西发表声明,要求保障公民依法出版书籍的权利。而一些被禁书籍的作者,和中国知识分子也公开表态,要求有关当局澄清禁书依据。

这次被禁的书籍之一,是根据原湖北潜江市人大代表姚立法的故事创作的报告文学《我反对,一个人大代表的参政传奇》。姚立法对自由亚洲电台说,当局害怕的事实的真相,因此对出版社和作者都施加了很大压力。

“编辑,出版社和作者都受到了方方面面的威胁。这些书讲述了历史的真相,为什么要禁呢?一个大国不允许人讲真话, 不允许把历史真实的面目讲出来。 ”

四川成都大学法律学者王怡表示,以前中国政府虽然经常禁止某些书籍出版,但通常都是暗箱操作,很少象这次这样公开进行。

“以前是内部规定,它自己都不敢公开,现在捅出来了。但最近几年 我们看到禁书的效果越来越差。国内的销售网络不是完全控制在政府手上的。其实就是捅破一层窗户纸,捅破之前,即已经发生了这些变化,它已经失去了全面掌握的能力。”

王怡认为,出版自由作为中国宪法的条文,一直以来没有获得充分的法律保障,只有一些行政法规,这是非常不正规的作法。

北京大学教授孔庆东,一直以来对章诒和的文章持批判态度,但孔庆东在他的博克中表示:作为一名学者,他并不完全喜欢章诒和的文章和著述,但坚决支持她的出版自由。章诒和的文字没有违反国家的法律和社会公德,对她的著述出版进行限制,是缺乏正当的法理依据的。

王怡表示,这次中国知识分子对新闻出版署禁书的反应强烈,显示出中国知识分子的一种强烈要求。

“通过某一个事情使窗户纸不断被捅破。 就会带来我们期待的一些变化。鼓励更多的人站出来这样做,也要让更多的人看到这样的真相。也让图书发行方面发生一些变化。对这件事情的严重性,可能就会有变化。其实这8本书在很多城市的销售网络还在卖。”

他表示,中国应该尽快订立新闻法和出版法等相关法律,使中国的作家和出版部门能够有法所依,而不再是按照潜规则来行事。

今年1月11日,中国新闻出版署副署长邬书林在全国图书定货会开幕当天召集出版部门举行了一个“通风会”,并以宣读的方式公布了一份"2006年出版违规书选"名单。这份名单共有八本书籍,包括章诒和的《伶人往事》,人民日报退休编辑袁鹰的回忆录《风云侧记》,原中央电视台记者撰写的《我反对,一个人大代表的参政传奇》,和长篇小说《一个普通中国人的家庭史》、《沧桑》以及《如焉》等。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石山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