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教皇约翰保罗二世一生

Pope2005_0330-200.gif
教皇在3月30日从住所的窗内祝福朝圣者。法新社照片

约翰-保罗二世是过去450多年中首位非意大利人担当罗马天主教教皇,他所代表的精神力量对集权统治的苏联和东欧共产党阵营国家形成了巨大威胁,并对前苏联阵营的瓦解产生了影响。下面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高山的采访报道。

约翰-保罗二世原名叫卡罗尔-沃伊蒂瓦,他1920年5月18号出生于波兰克拉科夫附近的瓦多维采。他1978年10月由枢机主教会推举为教皇。约翰-保罗二世上任之际,当时还是冷战时期,一位来自共产国家波兰的人获选担任教皇在全世界引起轰动。

美国首都华盛顿华人天主教教会的神父邹保禄说,约翰-保罗二世在当选之后,于1979年首次重归故里。他每到一处,民众都倾城出动,这让共产党当权者感到极为不快。邹保禄神父说 ,约翰-保罗二世所代表的精神力量对集权统治的苏联和东欧共产党阵营国家形成了巨大威胁, (录音)

邹保禄神父说 , 当时波兰是一个推行无神论的共产党政权,约翰-保罗二世被视为波兰这个拥有众多罗马天主教徒的民族的精神代表。1981年5月,约翰-保罗二世在梵蒂冈的圣彼得广场遭一名土耳其枪手袭击,中弹受伤。 这名枪手后来说,是保加利亚当局雇他干的,但是更多的人怀疑,背后的主谋是莫斯科。邹保禄神父说,约翰-保罗二世在痊愈出院之后,同枪手面对面的会晤,并宣布宽恕了他, (录音)

美国首都华盛顿的《家庭研究委员会》的宗教专家苏尼斯女士说,1980年代末期,东欧共产制度逐渐瓦解,教皇把注意力转移到世界贫困人口问题上。 在约翰-保罗二世的领导之下,梵蒂冈成为减免穷国债务运动的其中一股主要力量。1993年,他在苏丹访问时,呼吁把正义作为经济环境的基础,

“我们知道现代通讯和交通的发达,使得约翰-保罗二世到世界各地去接近平民,他总是站在被压迫者的一面,他要求经济和政治组织结构的更新,以真正地尊重人的尊严和权利.”

苏尼斯女士说,教皇在坚决反对堕胎问题上的立场赢得了许多保守派人士和维护生命活跃人士的赞同。 不过约翰-保罗二世所持的强硬的道德立场让教会中的自由开放派人士感到失望,他们本来希望教皇能够将60年代开始的教会改革继续下去。

教皇在反对人工受孕、妇女担任神父等问题上的坚决立场也招致不少人批评。美国纽约的中国宗教问题专家李斯年说, 在一些人眼中,约翰-保罗二世在许多方面都是个充满矛盾的人。他反对在精神领域实行民主,但是他谴责践踏人权,并对到访的所有国家的政治现实持批评态度, (录音)

苏尼斯女士指出 , 约翰-保罗二世反复强调罗马天主教会的崇高地位,但是在他的领导下,罗马天主教会同基督教新教教派和东正教,以及其他宗教等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和解。 苏尼斯女士说,约翰-保罗二世是同专制主义斗争的巨人,他让全世界的罗马天主教徒都获得了新的团结感,作为教会的唯一领导人,他还坚持了和平、正义和团结这些人类共同的价值观。

以上是本台记者高山的采访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