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新疆人权问题,欧盟与中国相互采取制裁行动之后,中共领导人习近平面对双边关系急转直下的困境,日前致电德国总理默克尔,希望默克尔能协助挽救目前的僵局。
“这个制裁包含四名中国的官员和一个实体,他们在设计跟执行中国在新疆的政策上,扮演积极角色。”这是3月22日欧洲联盟外交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Josep Borrell )宣布对中国的制裁;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也立即宣布,“中方已第一时间表明严正立场,并宣布对欧方有关机构和人员实施制裁。”

欧盟与中国因新疆维吾尔人权问题相互制裁,关系急剧恶化,就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7日与德国总理默克尔(Angela Merkel)通电话的背景。习近平自知欧盟和中国的关系“面临挑战”, 但他希望欧盟和中国应相互尊重并“排除干扰”,还要欧盟“独立作出正确判断”。根据中国政府4月7日发布的公告,习近平在与默克尔的电话对谈中,呼吁德国及欧盟与中国一起努力。
这是中国与欧盟关系急转直下后,习近平第一次与欧盟领袖通电话,选择默克尔是希望藉由德国在欧盟的领导地位挽救僵局。习近平从中国对德国经济的重要性表现在“中国连续5年成为德国全球最大贸易伙伴,体现了中德合作的韧性和潜力”,强调中国希望双方以相互尊重与互利共赢的精神去推进中国与德国在各领域的合作,继续发挥“引领作用”,称这样有助于中国与欧洲的合作。
默克尔则回应习近平说,欧中加强对话合作不仅符合双方利益,也对世界有利,德方愿为此发挥积极作用。德国政府发言人德默尔 (Ulrike Demmer) 表示,默克尔强调了就全方位关系进行对话的重要性,包括在一些有不同意见的问题上。
欧洲媒体分析,鉴于德国在欧盟内主导性的政治和经济地位,习近平希望藉由默克尔在欧盟的影响力,寻求与欧盟改善关系的可能性。默克尔的回应,也显示不愿欧中投资协定打下的基础前功尽弃。

习近平自知当前“中欧关系面临新的发展契机,也面临着各种挑战”,但习近平要强调的是:中欧“相互尊重,排除干扰。中国发展对欧盟是机遇,希望欧盟独立作出正确判断,真正实现战略自主”。
新华社则指出,“默克尔表示,欧方在对外关系方面坚持自主”。 默克尔的话无疑是反驳了习近平教导欧盟不应该受到美国的“干扰”。 3月25日,默克尔与美国总统拜登(Joe Biden)一同出席欧盟视讯峰会后就表示,欧洲与美国有许多共同之处,例如人权和民主的价值观。
不过,默克尔也强调,欧盟和美国也并非完全一致。欧美有各自的利益,尤其是在中国政策上,欧洲将继续贯彻欧洲主权,考虑如何透过结合价值观与利益来产生一个欧盟的对华政策。
自由亚洲电台记者蔡凌巴黎报道 责编:何平 网编:洪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