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四,欧洲议会表决通过冻结《欧中全面投资协定》批准程序决议案,要求中国必须首先解除对欧洲议员和实体的制裁。与此同时,北京的坚定反应也让协定能否起死回生变得希望渺茫。
欧洲议会5月20日就关于中国对欧洲联盟实体以及欧洲议会议员制裁的决议案进行表决,跨党团以599票贊成,30票反对,58票弃权,通过了冻结《欧中全面投资协定》(Comprehensive Agreement on Investment)批准程序,直到中国取消对欧盟政治人物的制裁为止。
欧洲议会通过的这项决议虽然没有法律约束力,但在欧盟27国政府中具有政治影响力,展现欧洲议会在多位议员遭中国制裁后的反制行动,也意味着双方在2020年12月底达成的协议无法继续进行下去,因为《欧中全面投资协定》需欧洲议会批准,通过冻结讨论将冲击协定生效时程。
这项决议案除呼吁欧盟执委会发表声明,谴责中国对民选政治人物的制裁外,还认为欧洲议会需采取行动,冻结欧洲议会对《欧中全面投资协定》的讨论,直至中国取消制裁。
欧洲议会对中关系代表团团长包瑞翰说,“反对这项协定有很多原因,我们现在说的是,只要我们还受到中国的制裁,因为它们想要控制全球的言论自由,我们就不处理欧中全面投资协定。”
欧洲议会通过的决议案指出,中国的报复制裁造成欧中关系倒退,欧盟及其所有机构必须团结一致,抵制中国对欧洲民主的攻击,捍卫欧洲共同价值观。决议案还指,鉴于中国对维吾尔族人和香港民主的镇压,以及对台湾海峡日益对抗的做法,当前的欧中战略已经显示其局限性,欧中关系无法如同过往一样继续发展。
决议案并呼吁欧盟,在对中政策上加强与美国协调,并强调欧盟与台湾在内的区域伙伴的贸易协定不应受到欧中协定的牵制。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表示,欧中投资协定不是一方给予另一方的恩赐,是互利互惠的。对于欧洲议会认为协议要通过取决于中国取消先前的制裁,赵立坚强调,中方的制裁“是维护自身利益的需要,也是对欧方搞制裁对抗做出的必要、正当和正义回应。”
《欧中全面投资协定》虽然历经七年的谈判才于去年底达成,但这份曾被德国总理默克尔称为“双边经贸关系基础”的协定,却因北京在3月反击欧盟就新疆问题对中国官员的制裁措施,对多位欧洲议会议员实施反制裁,而引起从欧盟执委会到欧洲议会的反弹。议员们认为,欧盟的措施是针对联合国条约中规定的侵犯人权的行为,中国的制裁并不是基于国际法。
自由亚洲电台记者蔡凌巴黎报道 编辑:何平 网编:瑞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