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疫情以来中国政府收紧学生签证,许多外籍留学生被迫待在母国,以网课方式继续学习,甚至有医学院学生必须看网课学缝合手术,他们的职业生涯受到极大影响。
研究中国问题四年的意大利籍学生潘乔安,在去年终于申请上支持国际学生赴华的中国政府奖学金,在2020年夏天中国疫情趋缓之际,她期待能一圆四年的中国梦,亲自踏入浙江大学的校门,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与她的研究结合。
研究中国四年,但不得踏上中国土地
但万事具备,只欠东风。对潘乔安来说,她缺乏的东风即是中国政府尚未开放的学生签证。自新冠疫情爆发后中国全面实施边境管制,尽管3月15日开放简化已接种中国疫苗人员的签证申请,但中国边境仍只对商务往来、外籍配偶子女以及因为人道目的赴华的人员开放,并仅开放对韩国学生签证。像潘乔安这样的外籍学生,仍然只能待在自己国家,无法入境中国继续学习。
“我念中国研究却没有去过中国,感觉很奇怪,甚至有点讽刺。”潘乔安告诉记者,“对我来说中国就像一个梦,但现在我感到绝望,因为我累了,有时我只想放弃,但我确实为此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我不想放弃这个奖学金机会。”
她并不是唯一一个受到影响的学生。根据国际教育研究所的数据(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2019学年有近50万名留学生前往中国留学,是当年度仅次于美国、英国的第三大目的地,但这些国际学生都因为新冠疫情,在中国的学习面临严重挑战,只能在自己国家参与线上授课,包括时差、实作课程和研究都是问题。
缺乏临床经验的医学院学生
“我们得到的只是关于外科手术流程的教学视频,你了解吗?学习医学但看关于缝合的教学视频?没有大体解剖、没有医生指导。”一位来自印度的吉林大学医学院三年级学生如此说道,因为担心学校审查,他不愿意透露姓名。
这位学生告诉本台,要成为一名医生,实际经验比理论知识更为重要。但是他们已经离开实验室超过一年,这意味着这些医学院学生在两个学期中,虽完成了大约十门医学科目,却没有任何实际操作或临床经验,他担心因为临床经验缺乏,自己的医学学位将不被印度承认。
他告诉记者,这两天学校刚开始手术线上课程,并展示了教学视频截图,画面旁有着对话弹窗跳出学生的反应:“老师,我们看不到视频,也听不到您说话。”
因为医学院的线上课程学习品质不佳,另一位不愿透露学校的四年级医学生王美娜直接告诉记者,她的手术线上课程在第一堂的两小时后,因视讯、声音品质不佳而结束,而学校更是在今日(16日)通知这学期课程将直接取消,目前她只剩下汉语课。
王美娜向本台展示学校通知,里面如此写道:“因临床医学课程需要到附属医院上课和见习,网课不具备临床医学课程授课条件,决定取消本学期2017级全部医学专业课程,待大家返校后再开课。”
学习研究受限 生涯规划、心理健康受影响
目前北京当局紧锣密鼓筹备2022年北京冬奥,同时野心勃勃向世界销售中国生产疫苗,但迟迟不愿开放学生签证,引发外籍学生不满,许多被拒进入中国而滞留海外的国际学生,纷纷涌入社交平台表达对中国当局的焦虑和沮丧,在推特上出现许多“带我们回中国”、“带我们回学校”的主题标签(#TakeUsBackToChina和#TakeUsBackToSchool),其中一个名为“中国留学生”(China International Student)的推特账号发表中国外交部一封公开信及呼吁视频,要求提供最新的回国日期。
除此之外,这些推文也包含了国际学生面临的财务挑战、课程延宕甚至是心理健康问题。在太原理工大学就读的巴基斯坦籍学生大明告诉本台,他的地理专业需要人在特定地理位置。透过无人机拍摄并研究该地区的3D影像,但因为无法实际到场,他的硕士研究甚至职业生涯规划被迫延宕。
“我可以接种中国疫苗,也愿意遵守所有防疫政策,而且我也愿意承担所有检疫费用。但是目前没有(新的)国际学生政策。”他沮丧地说,“我觉得很绝望,对未来感到盲目,我也不能申请进一步的学习,也不能申请工作。”
具华裔背景的前美国驻亚洲开发银行大使柯帝斯·钦(Curtis S. Chin,又名陈天宗)曾投书《南华早报》替这些学生发声。他表示,许多中国高等教育机构的质量和相对较低的成本,是吸引外籍学生的主因,作为中国“软实力”的一部分,奖学金和其他支持也吸引到印度太平洋地区的学生。
他告诉本台:“在大流行期间,中国对国际高等教育学生的待遇代表了“软实力的失败。”
他指出,国际学生应得到更多的同情心、沟通和平等的待遇,中国的官僚主义和缺乏透明度,已经严重打击来自亚洲和非洲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许多学生。这些学生在受访时都对记者强调自己不愿透露全部资料,即便心中对北京政策感到不满,但他们仍担心自己未来在中国的求学之路因此受限。
“毕竟我们要回去的是中国。”上述只愿意匿名的医学生如此说。
记者:陈品洁 责编:梒青 网编:洪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