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显示 过半缅甸人对中国持负面看法

近期,缅甸一家政策研究机构发布调研结果显示,虽然中缅两国长期相互往来,但目前大部分缅甸民众对中国持有负面看法。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

缅甸战略和政策研究院【注释1】近期发布关于中缅关系的英文调研显示,在军政府政变一年后,今年二、三月份该组织通过向社团、政党、商会、少数民族武装等215家机构调研后发现,55%的受访者对中国持负面评价,但同时有40%的人认为中国是个好邻居。

专注于缅甸事务的资深记者Oliver Slow【注释2】就此向本台书面评论指出,许多缅甸人当然对中国在该国的影响力高度警惕,这有历史和现实双重原因的。自去年缅甸政变以来,民众对中国的不信任感可能只会升级,而缅甸军事政权也越来越依赖中俄两国来维持生存。中国似乎还有意推进更多项目,以适应其进驻印度洋的地缘政治利益,而不考虑对当地人的影响。

他回忆说,从 1990 年代起,中国政府与缅甸历届军事政权达成秘密交易,民众因几乎得不到任何好处而感到愤怒。约十年前的缅甸政治改革后,最初的抗议活动就常针对中国项目。例如,在密松大坝和莱比塘铜矿等项目上,政府因没考虑对当地社区的影响,造成抢占村民土地、污染水土环境的后果。

缅甸数十年来因军阀独裁而遭受国际制裁,中国则是缅甸长期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上述报告显示出缅甸人对中国喜忧参半、极为矛盾的心态。

在美国的时政评论人士秦鹏则向本台记者表示,中国在推行“一带一路”项目时需要打通印度洋,北京则用腐败方式跟缅甸地方政府打交道,导致只有权贵和商人等少数人受益。但中方又想两头通吃,在去年政变前,北京在民选政府与军阀中,选择押注在军阀身上。而近期,缅甸又爆出了涉嫌诈骗的KK园区,更会加剧缅甸人对中国的不满。

他提及中方的“一带一路”时表示,“中国花人民币赚人民币,输出的是自己的设备、材料和人员,当地人能获得什么呢?”

缅甸558家民间组织向习近平抗议信(网络截图)
缅甸558家民间组织向习近平抗议信(网络截图)

在去年三月份,缅甸发生了仰光工业园30多家中资企业被打砸抢烧事件,经济损失估计上亿元。该事件引发北京与西方阵营互相指责。此后,北京当局似乎并没有采取更多追查凶手和保护侨民的实际行动,而中国的矿业企业和中缅天然气管道则数次受到民主派武装组织的威胁。

由缅甸当地独立记者组成的Irrawaddy新闻网报道,去年3月,当地民众在抗议时就打出旗号,威胁要“烧掉中缅油气管道”。今年2月14日凌晨,当地反政府军就枪击和轰炸了中缅油气管道油气站的士兵,造成管道设施局部受损。

中缅油气管道作为“一带一路”重大项目,旨在绕开受西方控制的马六甲海峡,但近年一直在饱受争议中艰难施工和运营。该管道原计划投资20亿美元,但据中国《财经》杂志报道,管道投资已高达约50亿美元。此前就曾有专家提出警告,缅甸不稳定的局势可能造成中缅油气管道项目前景堪忧。

Irrawaddy新闻网还在今年5月报道,位于缅甸实皆省的中国铜矿类国企万宝矿产公司受到民主派武装的威胁。当地民众认为,这家中方企业与军政府合资,破坏了环境,并帮助武力镇压民众。该公司为中国军工企业中国兵器集团下属子公司,因涉嫌支持缅甸军政府,而于2021年7月被美国政府列入制裁名单。

针对北京涉嫌支持缅甸军政府,缅甸558家各类民间组织于今年4月在民主派网站Progressive Voice上,向习近平发出联名抗议信(列明机构全名的有135家),要求北京尊重缅甸人民的民主意愿,停止支持军政府,否则就将反击在缅甸的中国企业。联署团体并希望中缅应和平相处,而非走向对抗。

有关缅甸民主派与军政府的斗争形势,资深记者Oliver Slow向本台表示,民主派终将获胜,但这可能需要数年长期的战斗。虽然民主派正在加强训练和改善装备,但军政府仍可调动大量资源,国际社会应持续努力,加大对军政府的制裁力度。

秦鹏则对当前东南亚投资形势指出,西方目前不大愿意深度介入缅甸事务,“缅甸本身政局不稳,去越南、泰国、马来西亚(投资)更稳定”。

【注释1】简称ISP,官网自称为独立、无党派和非政府的智囊团。 成立于 2016 年,主要关注和平与中国问题,旨在通过关键战略计划和举措加强缅甸的公民参与和民主力量。

【注释2】Oliver Slow长期报道东南亚特别是缅甸事务,现定居伦敦,曾在BBC和VOA从业。近期专著Return of the Junta: Why Myanmar's Military Must Go Back to the Barracks,中文《军政府的回归-为什么缅甸军队必须回归军营》

记者:祁德赛 责编:何平 网编:洪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