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事件和国家安全等议题导致澳大利亚和中国的关系持续紧张。澳大利亚政府周五(3月29日)宣布成立“澳中关系国家基金会“,并委任新的驻中国大使。外界预料会有助改善两国关系,但有分析认为不宜对此过分解读。
一口流利普通话的弗莱彻(Graham Fletcher)是澳大利亚资深外交官员,自上世纪80年代先后3度委派至北京,见证中国经济发展,曾被委任为澳中自由贸易协议首席谈判代表,与中国政商界有紧密来往。
澳大利亚政府周五除了委任弗莱彻出任驻中国大使,还宣布成立“澳中关系国家基金会”(National Foundation for Australia-China Relations),取代以教育、文化为重点的“澳中理事会”,促进两国在农业、基建等领域合作。澳大利亚外长佩恩表示,期望新的基金会可以协助澳中两国求同存异。
澳大利亚政府早前禁止中国电信设备制造商华为参与5G网络建设。大连港口上月传出禁止进口澳大利亚煤炭,中国各地港口据报延长澳大利亚煤炭通关时间30至45日,增加澳大利亚煤炭进口中国的成本,但中国外交部否认是针对澳大利亚。
北京外交关系学者李京认为,基金会和新大使等举措固然是考虑到经济利益,但并不等同澳大利亚会在政治上向北京让步。
李京:“中国的经济体量比较大,如果进口中国的物资受到影响,澳大利亚经济上肯定会有损失。它出口的都是能源这类东西,其他市场当然没有中国那么大,但它不可能因此在政治上向中国让步。澳大利亚在这些问题上还是最看重和美国的关系。”
他认为,澳中关系的前景不取决于由谁当驻中国大使。
李京:“澳大利亚在政治安全方面是站在美国一边的。熟悉中国文化的大使来当然会有好处,但是还是取决于两国是否有共同利益。如果遇到政治和安全上的麻烦,派谁来都没有用,因为双方的根本利益就是对抗的。”
澳朝野已对中国态度达成共识不会生变
悉尼科技大学学者冯崇义认为,换大使只是正常人事变动,不宜过分解读。
冯崇义:“基金会也好大使也好,它不是代表某种观点或某种政策的关键人物。在这个背景底下跟澳大利亚也热不起来,只是表面功夫,但生意还会照做,包括煤。澳大利亚的煤矿老板虽然想买煤,但是中国那边如果买不上澳大利亚的煤很多工厂会关门, 互相之间是由依赖性的。”
除了华为事件,澳大利亚推出“反外国干政法”,要求说客申报是否为其他国家服务,并大幅加重从事间谍活动的惩罚,也导致澳中关系紧张。
冯崇义:“澳大利亚跟中国这些年来一直是踩钢丝。中澳关系是往坏的方向发展。工党在政策上跟中国的关系相对好一点,如果今年下半年选举工党上来,可能会有一些改变,但是一涉及国家安全,两党的共识不会有太大改变。”
澳大利亚除了大量出口煤炭,也是铜材的主要出口国。有研究机构预测,大陆今年从各地进口的铜材数量同比将下降1成5,外界估计对澳大利亚经济会构成沉重打击。
记者:高锋/责编:胡力汉/嘉远 网编: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