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贸易谈判形势急转直下之际,大陆官媒“环球时报”大篇幅回顾南斯拉夫大使馆遭北约导弹炸毁事件,强调该事件对美中关系的影响依然存在。有评论相信,官媒有意把这段20年前的事件和贸易谈判相提并论,鼓吹反美情绪。
5月7日, 大约100人在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遗址出席悼念活动,紀念20年前在北约轰炸事件中丧生的3名中国公民。中国驻塞尔维亚大使馆全体人员率領当地华人代表在纪念碑前默哀,并“环球时报”以〈历史不容忘记!中国驻南使馆被炸20年祭〉为题, 大篇幅报道悼念仪式,称事件极大唤醒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坚决掌握核心技术、发展国防工业的信心和决心。
报道援引被访者说,“炸使馆的飞机是美国生产的,而烈士遗体竟然还是用美国制造的大飞机运回来的。20年后的今天,这一状况已得到极大改观,国产航母等军备见证着国家的强盛。”
报道引述中国社科院美国问题专家称,轰炸使馆事件让中国有了紧迫感,从产业自主创新体系的建设上来说,“这20年应该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最大成就的20年”。
专家对“环球时报”表示,事件对中美关系的影响仍然存在,尤其使中国意识到,两者不会永远处于“歌舞升平”的发展关系,在极力维护关系的同时,也要知道在过程中时刻会有斗争出现,必须时刻警惕。
学者: 高调纪念事件令美中关系火上加油
北京外交关系学者李京认为,有关报道反映了“环球时报”的一贯风格。
李京:“基本上他就是有点民粹主义的东西,另外它要跟着中国政府的调子走,有的時候更偏激一点,有点极端,甚至有的時候不是特别讲事实和逻辑,可能它的基本判断就是,中美关系不太好,在这种情况之下,那我们中国人就不应忘记这段历史,好的時候就不去提它,不好的時候就提的更多一些。”
李京相信,“环球时报”的报道方向和美中贸易谈判一波三折有关。
李京:“中国国内有不少人实际上是比较喜欢美国的。甚至包括一些官员都把自己的子女送到美国。‘环球时报’作为半官方喉舌,目的是想告诉中国人,现在中美贸易摩擦,美国对中国不友好是有历史根源的。”
1999年5月7日,当时的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遭北约导弹轰炸,美国为首的北约解释,误炸是使用了过时的旧地图导致。3名中国记者在事件中丧生,数十人受伤。事后中国民间反美情绪急剧升温,各地有大批民众到美国和其他北约国家的使领馆示威游行。
大陆军事评论员“立风”形容,“环球时报”是政治操纵下的煽动力量。高调重提这段往事目的很明显,就是“火上加油”。
“立风”:“简单来说就是‘美帝称王称霸,中国迟早要挑战和对抗’. 官方并没有明确要与美国对抗,但是在民间层面, 中国现在反美、仇美,把美国作为所有问题的主要责任者,这种声浪已经很大,实际上只是通过这起事件强化局面而已。”
美国总统特朗普周日突然宣布提高对中国商品的关税,为美中贸易谈判添变数。新华社周三发表时评,形容华盛顿此举令人遗憾、不得人心,强调贸易战没有赢家,中方的立场和态度一贯而明确,就是合作始终是中美最好的选择,磋商才是解决问题的正确路径。当务之急是美方应和中方共同努力、相向而行,争取在相互尊重基础上尽早达成互利共赢的经贸协议。
记者:高锋 责编:胡力汉 陈美华 网编:瑞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