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两国关系日趋紧张之际,中国政府将推出一系列活动,纪念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访华五十周年。但有中国问题专家指出,当今美中关系甚至不及两国建交时的原点。本周一,一位美国官员也表示,尽管美国难以改变中国,但仍然可以掌握主动权。
下周一,将是“尼克松访华”五十周年。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近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说,中美双方将于近期举办一系列纪念活动,共同回顾历史、展望未来。有舆论认为,这表明中国希望改善跌至冰点的美中关系。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官员日前也接连释出信号,试图修补两国间的裂痕。外交部长王毅去年年底谈到了中国今年的六大外交任务,其中就包括要推动美国对华政策“回归理性”,并推动中美关系“重回正轨”。
中国驻美国大使秦刚上个月还说,近半个世纪的历史表明,中美合作可以办成有利于两国和世界的大事。但如果两国陷入冲突和对抗,将是一场没有赢家的政治悲剧,也是每一位普通民众的不可承受之重。
学者:美中关系有如回到半世纪前
不过,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高级国际研究学院荣誉教授兰普顿(David M. Lampton)显然对此已经不抱幻想。他周一在华盛顿智库威尔逊中心(Wilson Center)举办的中国研究2022年度会议上说,当前美中关系甚至不及50年前。
他说:“当前的美中关系已经达到了尼克松和基辛格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访华前的最低点……,说得好听一点,两国领导人已经全然失去了此前(求同存异)的心态,而是将彼此视为对手。”
如果说,1972年尼克松访华标志着美中“接触”时代开始的话,目前华盛顿认为两国已经进入了全面战略竞争的新阶段。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印太事务协调员坎贝尔(Kurt Campbell)去年明确表示,美中近半个世纪的“接触”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而竞争将是两国关系新时代的主旋律。他还提到,应对一个越发强硬的中国的最佳方式,就是联合美国盟友及合作伙伴。
而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Jake Sullivan)近期指出,拜登政府无意寻求在根本上改变中国的体制,这是美国此前在对华政策中犯下的“一个错误”。他强调,美国正寻求“与中国共存”,而非遏制中国或发动新冷战。这一席话引发舆论的广泛争议,有分析人士认为,此言有“安抚中国”的意图。
但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中国与台湾事务资深主任罗森伯格(Laura Rosenberger)周一重申,两国势必会陷入长期的激烈和全面的竞争关系,而这场竞争很大程度上将决定本世纪国际秩序的走向。
她表示,美国已经意识到“改变中国”是不现实的,但他们仍然可以塑造一个有利于美国“竞赢”(outcompete)中国的国际环境:“首先,我们意识到美国改变中国的空间非常有限,因此我们的政策焦点就放在了塑造中国周边的环境上面,以便营造一个有利于美国及其盟友与合作伙伴的地形。”
白宫上周公布的印太战略框架就印证了这一点。这份十几页长的文件写道,中国正在结合其经济、外交、军事和技术实力,以便在印太地区建立地区势力范围,并寻求成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大国。为此,美国将在未来一两年内扩展在东南亚和太平洋岛屿的外交存在,并将寻求“通过一个强大的、相互加强的网格状联盟格局”,打造一个自由开放的印太地区。
美中贸易战恐将继续
除了两国关系持续引发外界关注外,美中第一阶段贸易协议的履行情况目前也受到强烈质疑。美国研究人员通过分析美国政府上周公布的贸易数据发现,中国在过去两年间不但没有增购美国产品,甚至连2017年的基线水平都没有达到。
白宫发言人莎琪(Jen Psaki)对此表示,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一直在与中方就履行采购承诺进行沟通,而中国并没有达到相关目标,华盛顿对此表达关切。她还重申了美方立场,那就是中国必须履行承诺。
美国堪萨斯大学政治系助理教授张嘉琨周一在威尔逊中心举办的同场会议上说,由关税主导的美中贸易战陷入僵局表明,美国应该进一步提升出口竞争力:“美国应该通过加强出口竞争力,而非通过对中国商品征税,来应对贸易结构性不平衡的问题。这可以通过推动有竞争力的汇率、商讨贸易协议等传统手段来实现。”
美国商会国际事务负责人薄迈伦(Myron Brilliant)近日则表示,如果美中两国就采购承诺的磋商失败,拜登政府将考虑对中国进行新一轮贸易调查,这可能会导致新的关税措施。
自由亚洲电台记者家傲华盛顿报道 责编:何平 网编:洪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