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轮番制裁彼此官员 人权问题陷入死循环?

0:00 / 0:00

继香港政府连续封杀当地《苹果日报》、“立场新闻”等民主派媒体而引发国际轰动后,中国外交部12月30日证实,对五名美方官员实施制裁。截至目前,围绕香港、新疆等人权议题,美中两国相继制裁了彼此数十名官员,抗衡的走势持续升级。北京当局与西方国家的对峙究竟症结何在?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周四在例行记者会上说,今年七月,美国已对五名香港中联办副主任进行了制裁,中方当时已对美方人员进行了对等反制。

制裁行动接连不断

上周一,美国国务院发布依据《香港自治法》向国会提交的报告,文中再次点名批评了中联办副主任陈冬、卢新宁、谭铁牛等人破坏香港自治。

赵立坚周四表示,美国近日再次提及这些制裁是在“炒冷饭”。他还重申了中国此前对五名美方人员采取的制裁,包括美国前商务部长罗斯(Wilbur Ross)、美国国会美中经济安全审查委员会(USCC)主席巴塞洛缪(Carolyn Bartholomew)、美国国会及行政当局中国委员会(CECC)前办公室主任斯迪沃斯(Jonathan Stivers)等人:“我们再次敦促美方撤销对中方人员所谓制裁,停止插手香港事务、干涉中国内政。中方将继续依法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捍卫国家利益和尊严。”

路透社此前报道,自去年十月以来,美国已经依据《香港自治法》制裁了三十多名中方官员。值得注意的是,早在去年八月特朗普仍然在任美国总统时,美国财政部就已经制裁了香港行政长官林郑月娥、香港警务处处长邓炳强、中联办主任骆惠宁等11名中方官员。林郑月娥曾声称,她在美国没有资产,也不期待赴美,“不发签证就不去”。几天后,中国宣布对美国参议员卢比奥(Marco Rubio)、克鲁兹(Ted Cruz)、众议员史密斯(Chris Smith)等11名美方人员进行制裁。

拜登政府延续了特朗普时期对中方官员进行制裁的手段。在最近的一轮行动中,美国财政部在本月10日的国际人权日当天,宣布对前新疆自治区主席扎克尔(Shohrat Zakir)、现任代理主席吐尼亚孜(Erkin Tuniyaz)等中方官员进行制裁,指出他们参与迫害了新疆维吾尔人。上周二,北京当局采取反制措施,宣布制裁美国国际宗教自由委员会主席马恩扎(Nadine Maenza)、副主席特克尔(Nury Turkel)等四名美方官员。

被美国宣布制裁的新疆自治区前主席扎克尔(Shohrat Zakir)(美联社图片)
被美国宣布制裁的新疆自治区前主席扎克尔(Shohrat Zakir)(美联社图片)

成效究竟如何?

记者注意到,美中两国对彼此官员采取的制裁措施通常包括禁止其入境、冻结其本国资产、禁止本国人或实体企业与其进行交易等等。但国际社会的相关制裁,其震慑力是否足够强大到能够根本改善中国的人权状况呢?

现居美国的人权律师滕彪指出,美国对中方官员的制裁显然比中国的反制裁更有效:“大部分中国高官都在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持有财产,或者有一些交易必须要通过西方银行。但反过来,中国对西方官员的制裁就显得可笑了,因为西方官员并不会把财产放在中国。”

事实上,不少美方人员对于被中国制裁一事的确显得不屑一顾。卢比奥去年八月再次被中国制裁后发推说:“上个月中国禁止我入境,今天他们制裁了我。我不想想太多,但我开始觉得他们不喜欢我。”同被制裁的美国参议员霍利(Josh Hawley)则发推说:“随便你怎么报复,我都不会退缩”。

拜登就任总统后,美国官员多次重申,在应对中国给国际秩序带来的威胁时,联合盟友一同行动至关重要。这一点,在人权领域也得到了体现。

今年三月,美国、欧盟、英国和加拿大针对中方在新疆侵犯人权的行为,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安厅厅长陈明国、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书记王君正等多名现任和前任官员进行制裁。这被视为自六四事件以来,西方国家协同制裁中国的罕见之举。

中国民主转型研究所所长、旅美宪政学者王天成表示,国际社会正就中国人权问题形成更清晰的共识,而这将会带来深远的影响:“这会形成一种外部压力……,我认为中国至少在外交和政治上会变得越来越孤立,而它与其他国家的经济往来也会受到影响。”

北京当局六月通过了《反外国制裁法》。舆论普遍认为,这是中方对各国就新疆、香港等人权问题施压,而作出的反制行动。

自由亚洲电台记者家傲华盛顿报道 责编:何平 网编:洪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