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连日来在台湾周边海空域举行多场演习,美国总统拜登表示,他不担心但“关切”中国的这些动作。美国国防部也表示,未来几周内持续在台海通行。军事专家建议,台湾应着手“战力防护”,在顶住敌方的第一击后,确保本岛与外岛有反击能力。
对于解放军在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访台后,举行一连串的军事演习,美国总统拜登周一(8日)从特拉华州出发准备访问洪水肆虐的肯塔基州时、对记者表示,“我不担心台湾有事,虽然中国频繁动作令人关切,但我不认为他们会比现在做得更多。”
根据美国五角大楼的新闻稿,美国国防部政策次长卡尔(Colin Kahl)在记者会上表示,“目前的台海危机是北京造成的。”他提到,这次佩洛西访台并未改变美国政府对台或对中政策。 美国将继续“一中”政策,反对任何单方面改变现状的行为,无论是来自中国还是台湾。
卡尔提醒,中国正试图胁迫台湾和国际社会,他说,“我们不会上钩,这不会奏效。”卡尔强调,美军将会持续在国际法允许的任何地方飞行、航行与执行任务,包括台湾海峡,可预期美方在未来几周内,将如往常持续通行台海。
演给美国看 中国“敢动”台湾?
资深军事评论员亓乐义分析,过去台湾处于“半内线”、即遭解放军“半包围”的态势,这次演习形成完全“战略内线”,处于解放军包围中。此外,此次演习抵近台湾临海,台湾的防卫纵深被压缩到最小范围,海峡中线默契已被中共推翻。
【中共 #军演 对台最大威胁】
— 自由亚洲电台 (@RFA_Chinese) August 9, 2022
【使台湾处于“#战略内线”】
台湾军事专家、自由亚洲电台“#军事无禁区”主持人亓乐义9日在国家政策研究基金会举办的“中共军演的观察与影响”座谈会上表示,中共这次军演对台湾最大的威胁就是使台湾处在一个“战略内线”的态势。 pic.twitter.com/MLEocSxC4Y
在一场探讨“中共军演的冲击”研讨会中,国家政策基金会国家安全组召集人林郁方指出,这次台海危机前,他的判断是两岸10年之间不会有战争,但是现在他改变想法,“战争可能性增加。”
林郁方所持的理由是,“美中关系更坏,美国想调停两岸冲突可能性越低,美中越坏、台湾越加跟美国站在一起,中国对台湾恨意更深。中国不敢对付美国、他会全力对付台湾。”
“我个人判断,中国对战略突围,对美国海上联盟的突围紧迫感比武统台湾紧迫。”同样参与会谈的亓乐义则认为,中国有更迫切的危机。
亓乐义指出,中国外长王毅曾说,“5432阵势形成”,也就是“以美国为首所形成的海上围堵态势形成。”何谓“5432”,即五眼联盟、四方会谈、美英澳三方联盟(AUKUS)、二是美国在印太地区双边军事同盟在强化。“中国一旦突围,解决台湾问题就很顺。这没解决、武统台湾代价太高。”亓乐义说。
亓乐义分析,中国在2020年才颁布《联合作战纲要试行》,是未来联合作战的依据。以这次演习而言,对台作战原应以东部战区为主、南部战区为辅,这次不见南部战区。他说,“因为战区连动很复杂,这次用兵很谨慎,指挥链统一单纯好操作。”
台湾应做战略预储 因应封岛能源危机
他提到在1995、96年台海危机时,台湾战备弹几乎用罄,时任联三作战次长室执行官帅化民紧急到美国调炮弹,有了上次经验,这次台湾军方反应相对克制,战备要有所保留。
他认为,未来美国如何援助台湾可以参照乌克兰模式。亓乐义建议,“真觉得台湾重要,要有战略预储、预置,如果觉得标枪飞弹、刺针飞弹很重要,现在就能做。或是岸置反舰飞弹很重要。”
这次解放军的六区演习对台湾形成“类封锁”,林郁方指出台湾最大问题在于“能源”。因为台湾完全用液态天然气,必须依赖船只输入,国内储藏量10到11天,无法找到更多储存空间,如果中国对台围困超过1个月,将造成重大危机。
“战争时,解放军优先攻击电塔,电力严重不足,影响通信、百姓生活大受干扰, 医院电力不够病人大量死亡。”林郁方抛出他的疑问,“我们的力量能否突破?天然气持续进来?如果不能,美日愿不愿意、敢不敢协助台湾突破封锁?”
台战略构想已过时? 退将建议尽速调整
国民党立委江启臣成立的启思民本基金会9日公布一项民调指出,65.7%台湾民众认为,如果中共攻打台湾,台湾没有足够能力靠自己保卫台湾。愿意挺身保卫台湾的民众刚好过半、为53.1%。
台湾前空军副司令张延廷示警,就算中国今年不会对台“武力统一”,明、后年也有可能动手,美、澳都曾说过2027年是底线,建军百年就要实现。“在敌大我小状况下,时间不在台湾这边。建军备战要经过兵种、军种联合训练最后发挥整体战力,要经过很多层次,时间迫在眉睫、兵临城下!”张延廷说。
张延廷忧心地表示,从演习可以看出解放军已经在台湾领海、周边海空域活动,过去,台湾依赖海峡天险能重层吓阻,“现在只有迫在眉睫、没有重层拦截,过去从源头制压摧毁、如今长程打击都没了。”他建议,《国军经常战备时期突发状况处置规定》以及作战指导、战略构想、备战、兵力整建计划要把握时间尽快修改调整。
自由亚洲电台记者黄春梅 台北报道 责编 陈美华 许书婷 郑崇生 网编 瑞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