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领先37/44关键技术 北大学者:现况仍是西强东弱

澳大利亚智库战略政策研究所(ASPI)近期发布 报告 ,称在追踪全球有关国防、太空、能源和生物技术后发现,中国在44项关键新兴技术中,有37项呈现"惊人地领先" (stunning lead)。而北京大学国发院院长姚洋就所谓的"东升西降"表示,"西强东弱"也还是事实,且是中长期态势。

据路透社报导,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ASPI)的这项研究由美国国务院资助,其研究发现,尽管美国在高性能运算、量子运算、小型卫星和疫苗等领域研究居于全球领先地位,但整体而言,大都排在第二位。

报告称:“西方民主国家正在全球技术竞争中败下阵来,包括科学和研究突破的竞赛。”同时敦促政府扩大研究投资。

ASPI追踪了被引用最多的科学论文,这些论文最有可能取得专利。它说,如果早点发现中国强大的研究,就能更早察觉中国2021年在高超音速导弹的意外突破。“过去五年,中国大陆发布了全球48.49%先进飞机引擎的高影响力论文,其中也包括极音速,且拥有世界前十研究机构中的七家”。

(报告截图/ASPI)
(报告截图/ASPI)

报告指出,中国在光子感测器和量子通讯领域雄厚的研究实力,可能将突破西方情报机构,包括五眼联盟的监控。

台湾的国防部智库、国家安全研究院中共政军与作战概念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王绣雯,在接受本台访问时指出,这份报告只是以容易到手的数据分析出结论,但中国在很多高科技领域就是“冲量”。一项技术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再到取得智慧财产权专利,还有一段过程。她举例,Space X没有发表被引用的论文,难道它的技术不如那些发表相关论文的大学?

“澳洲智库提出警告,这些方向要小心,它追上来的速度难以想像的快,但是否已经超越,需要更多的数据和事实来证明。”王绣雯补充说道。

美国圣托马斯大学国际研究与当代语言系主任叶耀元对本台表示,中国有时关起来玩自己的游戏,创英文期刊自己人发表,只要引用数量够多后,就会成为index(索引)变为知名的期刊,至于是否具有关键性和影响性仍有疑问。

叶耀元:“它还是有预警效果,学术界有很多中国学者占有发言的能力,其他国家是否应该有更多的产能。”

“东升西降”?中国重量级学者:“西强东弱”是中长期态势

虽然外国智库报告指出中国在关键技术论文被引用方面处于“领先”地位,然而,财新网报导,北京大学国发院院长姚洋27日参与“展望2023:趋势、挑战与应对”为题讲座时提到,“在东升西降的结构变化下,西强东弱也还是事实,是一个中长期的态势。”他提醒,“未来10到15年,中国要超过西方尚有挑战,关键还是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

此外,粤开证券研究院副院长罗志恒在新浪财经“意见领袖”发表文章提到,中国有制度、市场、人才红利的巨大优势。但是,“中国在科技创新、高端制造、金融服务、高等教育、关键核心技术、军事实力、文化传播等领域跟美国仍有巨大差距。”他认为,“必须继续谦虚学习、韬光养晦,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中国内部是否有些改革派或反习派慢慢在累积自己的音量,或单纯提醒中国可能没有大家想像得厉害,不要夜郎自大导致不堪后果。也可能是习近平在做大内宣和大外宣论述的微调,外界仍猜不到。”叶耀元作上述解读。

王绣雯指出,中国还未做好准备,就大谈“强国梦”、“中国制造2025”,引起西方的警觉。她以华为5G为例,过去欧洲人觉得华为物美价廉,乐于与中国合作,这几年美国不断提醒国安的重要性,欧洲才惊醒。一旦华为布建完成,后果不堪设想。

记者:黄春梅 责编:陈美华 许书婷 梒青 网编:瑞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