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开战已经超过3周,中国至今仍未谴责俄罗斯的入侵行为。在本台“亚洲很想聊”节目中,北京独立政治顾问吴强指出,普京政权溃败已经确定,中国战前与俄罗斯高调达成“准同盟关系”,在中美俄欧四方成为受损最大的一方。美国公民力量创办人杨建利分析,美国的底线就是要求中国不要绑在普京战车上。对中国而言,如果普京政权垮台,中国首当其冲,所以中国领导人习近平的目标就是“保释”普京。
在俄乌战争前,中俄两国元首高调地签署“中俄联合声明”,强调无上限的合作关系。然而看似同盟的关系,随着俄罗斯战事吃紧,中国的角色变得暧昧不明。中国驻美国大使秦刚在15日高调辟谣中方事先知情是假消息,中国对俄乌态度是否有所转变?
“中国的处理相当暧昧,一种令人怀疑的暧昧。至少目前为止已经成为中美俄欧四方受损最大的一方。”在“亚洲很想聊”节目中,吴强分析俄罗斯政权的崩溃,普京个人未来的命运,在战争爆发之初已经确定。但是中方因为与俄罗斯“准同盟关系”,在战前高调达成的姿态,让中方蒙上相当大的阴影。
吴强:“包括2月4号联合声明,以及随着战事进展迫于国际社会压力表现出来的犹疑,在国内宣传和外交层面呈现类似精神分裂状况。”
中国的“中立”和西方不同,如何解读?
所谓的“精神分裂”,吴强认为,中国在国内宣传是激烈“反美”、“反西方”调门,经由大翻译运动公诸国际社会;在外交上,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杨洁篪的沉默,到秦刚遮遮掩掩,类似太平洋战争爆发时的“赫尔照会”后,逐渐展现出趋近中立的立场仍受质疑,吴强认为,“中国的外交从始到终都是失败的。”
“这让国际社会进一步对中国立场怀疑,以及这场战争爆发之初,中方扮演同盟支持角色。而即使普京失败后,西太平洋地区是否面临同样潜在的乌克兰战争爆发可能性,这些怀疑都没有消除。中国不是和平的捍卫者,不是负责任大国的角色。”吴强补充说明。
所谓中国趋近“中立”立场的说法,杨建利持反对意见。“美国拿到了中国不直接绑在普京战车的目标,对经济制裁未确定,这也是为何今天美国的国务卿布林肯明确讲,中国在俄乌战争是站在历史反面。”
“老实说,中方的立场的确同少数国家的立场不一样。中国的立场光明磊落、公正客观,无可非议。”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17日在例行记者会诠释中国的立场。
中国内部分裂成亲美VS亲俄 抑或只是务实派?
随着俄乌战事的拖长,中国内部出现一股北京该转向跟美国合作的声音,这其中又以中国国务院参事室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理事长胡伟的发文最受注目。胡伟公开呼吁“中国不能与普京绑在一起,放弃保持中立,选择世界主流的立场。”
“这场战争已经把北京党内体制整个派系重新洗了盘,很明确地变成‘亲俄’、 ‘亲美’,选择站边。”吴强说明,中国内部出现分裂,不再以“改革派”还是“保守派”划分,而是以“亲俄派”和“亲美派”,北京体制内的务实官僚和传统邓小平路线支持者站在亲美这一方。
吴强:“‘亲美派’是模糊的概念,在中国国内情形下原来没有人敢说,因为反美、反西方是北京主流意识型态、一种政治正确。现在俄军在战场的失利、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对军方震动相当大。”
“我认为北京不存在‘亲美派’、‘亲俄派’,只不过是局势发展到今天这样的局面,北京的‘务实派’怎么采取更好的措施。”杨建利看到的是务实派采取不同的策略,让中国得到最大利益,包括胡伟的文章,都没有任何意识形态的价值基础。
普京的败势牵扯中国政权的命运
杨建利认为,习近平在过去两年肯定有个感受,就是美国及其盟友慢慢聚集,把中国当成意识形态以及世界和平和民主社会安全的最大威胁。习近平已经深刻体会“冷战”呼之欲出,此时俄罗斯恰恰符合他的战略利益,既要反美又不能和美国的盟友进行全面的冷战。
杨建利:“如果普京顺败势回去完蛋,中国首当其冲, 面对刚刚团结起来的民主世界所,中国不愿看到这局面。所以我认为中国找到感觉,找到怎么做,我认为就是在这点。”
杨建利分析,这次战争证明俄罗斯不再是“世界霸权、世界强国。”被世界孤立的俄国虽然衰弱,但是又足以给民主社会捣乱,牵扯民主世界力量不能面对中国;另一方面,俄罗斯又弱到不能挑战中国在中亚的战略利益、地缘利益,正符合习近平的利益。
“这是所谓的唇亡齿寒,不是两个国家、两个大国之间的关系,而是威权主义领袖之间的关系,保卫普京和保卫中国目前的政权,在某种程度是划上等号。”吴强说。
吴强认为,在这一情况下,不能用旧的地缘政治、国家之间竞争来解释分析,来理解中国在目前以及过去从2月4号以来的态度变化。北京目前很被动,并没有找到游刃有余的感觉,也没有找到具有建设性角色的意义。吴强说,“在北京老百姓和领袖看来,只有强者才是北京的盟友。”
自由亚洲电台记者黄春梅 台北报道 责编 陈美华 梒青 网编 瑞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