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美国媒体近日披露,中国在全球持有股份的港口目前已达近百个,有些甚至紧邻欧洲的北约军港。中方持股国企不但设有党支部,还接待解放军活动。这一状况引发舆论担忧
美国《新闻周刊》(Newsweek)9日刊登题为《中国在世界港口的股份使人们更加关注其政治影响力》的报道指出,中国企业持有股份的全球港口数量将近100个,包括在美国迈阿密、休斯顿、长滩、洛杉矶和西雅图就有5个港口。而中国解放军海军舰艇已在中方公司收购的商业基础设施的32个港口中,进行了港口停靠或“技术停留”等活动,这一比例占三分之一。报道披露,中国有大约30家公司参与了全球港口收购行动,它们大多数为国有企业。
中远货轮设党支部 成为“浮动堡垒”
据《新闻周刊》报道,中国最大的海运国企“中国远洋海运集团(COSCO)”所属集装箱货轮“天秤座(Libra)”设有中国共产党的一个支部,其政治委员和船员必须效忠党。中远在国外自称是“现代商业伙伴”,在国内却宣称它“跟随党的方向,扬帆出海”,党报称之为“浮动堡垒”。中远集团没有回应《新闻周刊》的置评请求。
《新闻周刊》报道指出,大量中企船只处于中国加强对全球航运和物流控制最前沿,此举引发西方国家对北京从间谍活动到经济胁迫、数字统治和军事扩张等风险的担忧。
有数据显示,中国运输了全球约15%的商品,是全球最大出口国,而美国的出口量约为8%。有学者担忧,中国国企可以不同意港口合作就阻止中国货物到该港口上岸作为威胁。
《新闻周刊》报道透露,中远船员刊物的照片显示,政治委员与水手、军官聚集在党支部开会,桌上有小红书、与会人士背诵“增强四个自信”等教条,视频还在播放中国领导人的信息。
中远船员有上万名中共党员 须遵守外交纪律
《新闻周刊》识别的40艘中远船舶设有共产党支部,各船至少有数十名党员,活跃在海外港口以及公海之上。中远海运2019年的相关报告显示,约有1000名党务委员管理船员的政治纪律;船员中有约10000名正式党员和150名特殊干部;船员在海外必须遵守北京的外交纪律,防止所谓敌对势力的渗透。
《新闻周刊》还提及,中远集团正等待德国政府核准它申请投资汉堡港货柜码头托勒奥特(Tollerort)的35%股权投资案,若成功,汉堡将成为全球第96个已知有中国公司参股的港口。
中国公司在非洲30国参股61港口 学者:可掌握商情军情
该报道引述专家分析,“入股码头具有很高的战略意义”,中方对哪些船舶进出、货物何时装卸、货物去向都有发言权;而港口和物流运营商可能会安装中国构建的互联网通信技术处理公司、运输和个人数据,甚至访问当地政府管理部门。
《新闻周刊》提及,中国公司另在非洲30个国家的61个港口设施中拥有股份。只有8个非洲沿海或岛屿国家没有中国的港口基础设施。中方参股的港口向北和向东进入中东,其特许权遍布摩洛哥、埃及、沙特阿拉伯、伊拉克、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曼,甚至美国的盟友以色列。
《新闻周刊》披露,中国物流集团(China Logistics Group)在德国威廉港(Wilhelmshaven)新建的商业区取得一块物流中心用地99年租约,相隔三里就是德国海军重要港口、北约经常举办联合演习的基地,从而引发安全担忧。
台湾中央社报道说,以中远为首的中国国企在欧盟境内14个港口拥有股权,加上土耳其和乌克兰有16个,再加上香港商人李嘉诚旗下和记黄埔集团所投资的5处,则共有21个欧洲港口,被涵盖在《新闻周刊》认为的“中共影响范围”。这其中,包括了荷兰最大港鹿特丹(Rotterdam)、比利时最大港安特卫普(Antwerp)、法国最大港马塞-福斯(Marseille-Fos)、希腊港口彼里夫斯港(Piraeus)等。
中远集团曾想介入经营高雄港务局 遭台湾政府否决
台湾淡江大学国际事务与战略研究所助理教授苏紫云接受自由亚洲电台采访指出,从《新闻周刊》报道可一窥中国有系统地进行渗透,在承平时期可取得商业情报。比如,加入各港口股份,甚至取得经营权,就可完整知道这港口进出货物、哪些国籍船只进港、离港,可掌握全球商情及军事情报。
苏紫云说:“中国早前在澳洲北部要投资达尔文港基础设施,后来澳洲发现危 及军事行动安全和美军驻澳北部陆战队安全而回绝。”
苏紫云提到,习近平上任后,透过“一带一路”计划表面上协助当地国兴建港口、机场、电厂、水坝等基础设施、强化水电供应,实际为取得主导权,进而取得当地国家军事情报。中远集团也曾想介入经营高雄港务局,幸好被台湾政府否决。
苏紫云指出,中国布局全球港口的地图可见,中方在缅甸、柬埔寨等中南半岛取得99年港口租用权之后,进驻非洲、南太平洋国家。非洲大部分国家无线手机系统、机地台使用中国的OTTO、华为产品。中国利用低价、贷款等方式进驻这些国家关键设施,设下债务陷阱,包括投资和台湾断交的所罗门群岛港口,以及重启基里巴斯废弃的机场,另在基里巴斯取得太空地面站,增加了中国对南半球太空控制的便利性。此举对美、澳海上运输线造成威胁。
学者:掌握经营权 战时可封闭
苏紫云分析认为,中国取得全球近百个港口经营权后可以维修为名,拒绝其他国家船舶进入。若发生战事危机,中方可刻意封闭那些港口,令船只无法进港补给或被迫改道等待救援,时间会大为延宕。
苏紫云举例:“中国企图投资巴拿马运河,假设中美开战,巴拿马运河经营权在中国手里,可能宣布封闭巴拿马运河。这对大西洋、太平洋运输造成严重冲击,船舶可能必须从大西洋绕到阿根廷再开回太平洋,这一绕可能将近一万多公里航程。”
台湾前海军上校杨于胜接受自由亚洲电台采访表示,中国在海外布局是为取得国际话语权,更偏重经济供应链安全:“疫情中看到,运输货品、原料供应有很大问题,基于安全考量,经济发展会持续做不是没有理由,借由投资欧盟、世界其他地方重要商港、军民两用港口很重要,制衡到美国在这些地方的国家利益。”
学者:中共“以党领政”非一般民主国家单纯经贸往来
台湾国防安全研究院助理研究员钟志东接受自由亚洲电台采访指出,俄罗斯侵略乌克兰后,欧洲和北约把俄罗斯视为最大安全威胁,但很少国家把中国视为威胁。
钟志东说:“中国共产党极权国家特性是以党领政,一切政治化情形下,中国在海外经济、文化相关活动不能天真以为经济归经济、政治归政治、文化归文化,这是太不了解中国共产党政权的本质。”
钟志东提到,中国收购希腊比雷埃夫斯港后,本来赔钱变成大赚,其他欧洲国家思考是不是跟进。多数欧洲国家认为不可能和中国经贸脱勾,除非像美国在芯片等敏感高科技产业和中国划清界线,在经济安全跟国家安全之间陷入两难境地。
记者 : 夏小华 责编 : 陈美华 何平 网编 : 瑞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