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知名作家米兰·昆德拉(Milan Kundera)本周二在法国巴黎逝世。他的一生经历"布拉格之春"等反对共产专制的时代潮流,其文学作品和政治理念更在上世纪对几代中国人产生了深刻影响。
据捷克通讯社报道,著名作家米兰·昆德拉7月11日在法国巴黎去世,享年94岁。
昆德拉生前曾多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虽然从未获奖,但他早已成为世界文坛上的传奇。1929年,昆德拉出生于捷克斯洛伐克的布尔诺。青年时,他曾师从捷克杰出作曲家保尔·哈斯学习作曲。在布拉格美术学院完成学业后留校任教期间,他写出了轰动世界的小说《玩笑》。这本小说出版于1967年“布拉格之春”期间,随后遭到封禁。他本人也被禁止出版任何新作,但从未停止写作。
1979年,昆德拉在法国出版小说《笑忘录》,并以此获得法国重要文学奖项“美第奇大奖”。这本书以1968年前苏联入侵捷克斯洛伐克为时代背景,刻画了捷克不同阶层知识分子的多舛命运。同年,捷克政府撤销了他的国籍。自此,昆德拉正式开始了流亡法国的生活。四十年后,直到2019年,捷克政府才将捷克国籍重新归还昆德拉及夫人。
昆德拉一生两次被共产党开除党籍,第一次是因为他的“个人主义倾向”,而第二次则是由于他主张政治改革。
海外政论刊物《北京之春》荣誉主编胡平在接受本台采访时表示,昆德拉的小说大多以共产主义国家遭遇巨变为背景,这也是他受到中国读者普遍爱戴的原因之一。
胡平:“他(昆德拉)讲的故事就是我们的故事。当时整个国际很少有作品讲我们的故事,全是别人的故事。他讲的故事,主要人物都是有思想、有知识的,就更能引起同样身份的中国人的兴趣。”
1984年,昆德拉的著作《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一经出版,就在全世界引起轰动。1987年,该书经翻译被引入中国出版。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一书在1988年被改编成电影《布拉格之恋》。电影中,男主角之一的布拉格外科医生托马斯因公然嘲笑当局而受到威胁,但他在真理和恐吓面前坚决地选择了前者,哪怕是以失去体面的工作为代价。在评分标准苛刻的中国书影音网站豆瓣上,小说《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及电影《布拉格之恋》仍然斩获高分,其影响力覆盖了几代中国人。
《纽约时报书评》曾指出:“这位作家真正的工作是为他的国家在他有生之年的灾难性历史寻找形象。”
胡平认为,虽然昆德拉的作品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已经进入中国,但直到八九民运后才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因此在学潮后,民众从昆德拉的作品中寻获了政治理念上的共识:“在大陆人读到昆德拉的著作之前,就已经对共产主义有了相当的认识了。所以,他们更多的是从昆德拉作品中获得共鸣。”
美国普林斯顿中国学社执行主席陈奎德告诉本台,在上世纪东欧共产主义时代,昆德拉就与齐名的捷克剧作家哈维尔(Václav Havel)在民主与自由的议题上有过激烈争论。“布拉格之春”后,前者选择流亡,而后者则留在了捷克继续抗争。他认为,这也为当时同样争取民主和自由的中国年轻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陈奎德分析说:“作为一个文学家,虽然他(昆德拉)的文学成就相当高,但他还不是主流。大家认为在捷克重要的转型时期,他的作用抵消了哈维尔这些主流知识分子的影响。”
陈奎德认为,昆德拉生前所推崇的不要“媚俗”,意思就是可以专注于思想而不被政治潮流所裹挟,主张人们在参与政治运动中也有“缺席”的权力。但在共产主义专制下,想要完全摆脱政治的影响过于理想化:“是有一些人援引了昆德拉‘不要媚俗’、‘我们有缺席的权力’等等,来为自己当时退出反抗极权主义统治潮流作为借口,作为一种精神上的支撑。”
在涉及反对共产专制的争论中,虽然昆德拉的理念在当时遭遇到部分群体的反对,但其文学成就对全世界的影响不可湮灭。捷克总统帕维尔(Petr Pavel)在悼词中强调:“昆德拉一生的命运象征着我们国家二十世纪波澜壮阔的历史。他的遗产将在他的作品中得以延续。”
记者:经纬 责编:何平 网编:瑞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