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以冲突持续升级之际,中国在中东问题上的外交姿态引发舆论关注。有评论认为,虽然北京试图在国际舞台扮演冲突调停者的角色,但哈以冲突却暴露了其局限性。
- 全球瞩目哈以冲突 安理会未能达成共识
- 中以混血女遭哈马斯绑架 中国网民从关注转嘲讽
- 中国没点名谴责哈马斯 混血女话题被屏蔽
- 中国呼吁巴以"立即停火" 以色列感谢台湾支持
- 哈马斯突袭以色列遭全球谴责 一千多名以色列人受伤
中国政府长期支持巴勒斯坦的立场,目前显然限制了北京针对中东动荡局势的外交选项。截至目前,中国外交部仍在回避对哈马斯发动恐怖袭击予以公开谴责,而此举也促使北京不得不与发酵的中东冲突保持距离。
沙特阿拉伯与伊朗在今年3月,经由中方斡旋而恢复了外交关系。外界认为,在美中竞争局势持续紧张之际,中国领导人习近平正积极寻求扮演冲突调停者的角色,包括派遣其特使在俄乌之间纵横谋划。中国外长王毅表示,中方将继续在处理全球“热点问题”方面发挥建设性作用。然而,与此前在俄乌战争中保持所谓的“中立”立场相同,巴勒斯坦激进组织哈马斯上周末突袭以色列后,中国的外交姿态再次令外界失望。
中国外交部对此次中东冲突的反应冷淡,已经招致以色列方面的批评。以色列驻华使馆日前表示,以色列视中国为好朋友,希望中国能对哈马斯的武装袭击予以谴责。但在9日的例行记者会上,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显然回避了以方的呼吁,重申在巴以冲突上,“中国始终站在公平正义一边”。
根据中国外交部本周二发布的信息,中方中东问题特使翟隽当天就巴以局势同埃及外交部巴勒斯坦事务部长助理乌萨玛通话。翟隽表示:巴以冲突循环往复,症结还是迟迟未能公正解决巴勒斯坦问题,根本出路在于落实“两国方案”。
路透社10月10日的报道指出,有观察人士认为,中方的姿态虽然有损地区冲突调停者的形象,但也不足为奇。长期以来,中国在外交问题上一直规避风险。鉴于中国对巴勒斯坦的长期政策支持及与美国的竞争,以色列和哈马斯之间不断升级的冲突正导致中国外交界陷入困境。尽管中国此前调解伊朗与沙特阿拉伯的关系时颇有成效,但北京深度介入当前哈以危机的可能性不大。其中一个明显的原因是,中国在外交上长期奉行所谓不干涉别国内政的政策,但这种姿态可能与北京谋求发挥“大国”作用的目标相冲突。
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中国研究院主任曾锐生向路透社表示:“习近平领导下的中国希望在包括中东在内的所有地区受到尊重和钦佩,但它最终却不愿采取行动来解决真正棘手的地区安全问题。”
外界注意到,中国在处理地区关系问题上更注重自身的影响力,其中也包括与巴勒斯坦的关系。但此举对北京当前最不利影响是,谴责哈马斯有可能导致中国与俄罗斯和伊朗的关系生变。华盛顿智库史汀生中心中国项目主任孙韵分析说:“目前尚不清楚哈马斯的幕后黑手是谁,但很可能是中国的合作伙伴。”
记者:经纬 责编:何平 网编:瑞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