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缺少信息和交流,朝鲜一直被认为是一个神秘的国家。居住在朝鲜的华侨因此也被披上了一层蒙纱。据本台记者刘水对脱北者的采访,目前朝鲜境内约有2万中国华侨,共有3所华侨学校。受改革开放的波及,华侨的生活水比当地居民相对地要好一些。
据接受采访的脱北者文辉成表示,目前朝鲜境内约有2万名华侨,在平壤、新义州和清津设有华侨学校。按照朝鲜当地的学制,小学5年,中学和高中各3年,11年的教育都在同一个学校进行,当地没有华侨大学。
朝鲜的华侨分为清朝商人的后裔、和文化大革命当时逃到朝鲜的中国人子孙,所以又有老华侨和新华侨的区别。文辉成说(录音),他说:“日本殖民统治时期开始居住在朝鲜的华侨,在中国国内已经没有可以互相帮助的亲人。另外,文化大革命当时进入朝鲜的华侨,与中国国内仍维持着交流,他们进出中国,做生意,现在是朝鲜境内最有钱的阶层。”
据介绍,朝鲜战争之后,居住日本的韩侨携带资金大举返回朝鲜,当时这一批人是朝鲜最富有的人群。但是自从日本政府切断对朝鲜的汇款之后。再经过中国的改革开放,大约从1984年开始,当地华侨通过来回于中朝之间的“跑单帮”交易聚集了大量财富。
但是,并不是个个华侨都很富有。一般来说,从事“边境贸易”的新华侨比较富裕,而老华侨则相对地差很多。但也比当地居民的生活稍微好一些。
按照朝鲜的法律,华侨与朝鲜人结婚需要跟随男方,也就是先生的国籍。比如说,男士娶了朝鲜媳妇生下的孩子是中国国籍,而嫁给朝鲜人后生下的子孙则都是朝鲜人。
在1970和80年代,为了获得与当地人平等的待遇,很多华侨都希望更换成为朝鲜国籍,但是,自从1984年之后,华侨可以通过来回中朝两地做贸易,由此累积财富之后,这一概念出现的反转,嫁给朝鲜人的子女也想办法获得中国国籍。
由于华侨的人数少,在经过两三代的华侨之间的婚姻之后,必然会出现与当地人的结婚。这种中朝婚姻在上个世纪70和80年代,受到朝鲜人家属的极力反对,认为会污染朝鲜人的纯正血统。文辉成说(录音),他说:“一直到80年代,跟华侨结婚的人都会受到蔑视,甚至有的家庭坚决反对。当时认为血统受到污染,从此难有升迁和在政治上发展的机会。”
但是,自从华侨的生活富裕起来之后,在向钱看的思维下,现在的华侨在娶嫁方面都受朝鲜当地人的欢迎。
(特约记者:刘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