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促进经济发展而开辟的新丝绸之路计划,如今已导致它涉足世界上一些最复杂的冲突地区。中国不仅已与巴基斯坦俾路支省武装分离分子进行了多年的谈判,而且还派维和部队进驻南苏丹和马里,甚至还打算参与打击伊拉克境内伊斯兰国的行动等。
据英国《金融时报》2月20日一则有关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报道说,将成为“一带一路”倡议最大受益者之一的巴基斯坦,是世界上营商风险最高的地区之一。而“中巴经济走廊”的许多重要项目位于巴基斯坦的俾路支省(Baluchistan)。
据三名了解谈判情况的人士透露,中国已与巴基斯坦西南部俾路支省的武装分子直接接触,并与这些巴基斯坦的部族分离主义者悄悄谈判了五年多时间。目的是保护中国出资建设的价值600亿美元的基础设施项目,这些基础设施是中巴经济走廊的一部分。
报道说,中国官员没有对与巴基斯坦俾路支省武装分子的谈判加以置评,但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最近在接受英国广播公司(BBC)采访时表示,俾路支省的武装分子已不再对中巴经济走廊构成威胁。
此外,中国维和部队已进驻南苏丹,因为它在苏丹投资并开发了油田,还在计划建造铁路线;中国还为马里的联合国维和行动贡献了部队,甚至还谈到打击伊拉克境内的伊斯兰国(ISIS),因为中国是伊拉克石油业最大的外国投资者。
《金融时报》的报道说,半个多世纪以来,北京坚持不干涉别国内政的政策,但该政策近年来正面临考验,因为中国渴望保护它在“一带一路”倡议(Belt and Road Initiative)下做出的巨额境外投资。该倡议的目的是开辟一条通往欧洲、亚洲和非洲的“新丝绸之路”贸易通道。
《金融时报》的报道引述“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IISS)一位高级研究员的分析说,虽然中国政府把其“一带一路”倡议描述为一个促进基建和连通性的经济项目,但它日益成为重大的地缘政治和战略事业。
在英国一家金融机构任顾问的吴克刚就此表示,中国的一带一路计划因为面向全世界,在落实过程中遇到一些地缘政治问题也不足为怪:
“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在很多国家还是很成功的。如果在一些国家和地区的一些项目不大成功,那也是很自然的。”
中国的“一带一路”新丝绸之路计划近来遭受了诸多国际政治和财经方面的挫折。美联社前不久的一则报道说,虽然该计划雄心勃勃,但中国政府在落实其项目并获得参与国认同等方面,似乎遇到了一些阻力。
例如,中国在巴基斯坦遭遇了一个140亿美元的路障,因为它在该国的迪阿莫-巴沙大坝(Diamer-Bhasha Dam)工程去年11月陷入混乱状态,因为巴基斯坦官员拒绝了中国想在该工程获得所有权股份。随后中国方面将该水电工程从中巴两国共同开发的项目中去除。
被取消的中国“一带一路”工程包括尼泊尔当局去年11月取消的、价值250亿美元的“甘达基”水电项目工程,因为它违反了该国要求多重招标的法规;欧盟正在调查,匈牙利让中国获取修建一条通往塞尔维亚的高速铁路的工程,是否违反了该组织有关竞争招标的法规;去年11月,中国在缅甸修建一个价值30亿美元石油加工厂的计划被取消。所有这些项目被取消的原因是,有关国家担忧中国通过这些项目来对这些国家进行控制。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博士王军涛指出,中国的“一带一路”新丝绸之路计划,实际上是中国为了化解和去除中国经济中的产能过剩,如果该计划最终失败,中国将会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
“中国 ‘一带一路’计划的目的有两个。一是为了去除其经济中的过剩产能,当时习近平把这个经济问题当作首要政治任务来提出;其二是为了在国外获取资源和新市场。但这些都存在巨大的风险,一些国家甚至可能拿了中国的钱后翻脸不认账等。此外,因为中国政府是专制国家,它在国外强制实行的一些项目失败的可能性很大,而这对中国本身和世界都将带来问题。”
中国“一带一路”计划面临的另一个最主要问题似乎是资金问题。据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网站去年5月11日发布的一则消息,中国银行副行长许罗德当时指出,资金来源是“一带一路”的焦点问题,资金需求非常大。
(记者:希望;责编:嘉远 网编:瑞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