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前官员:六四导致美中冷战战略合作的终结

今年是美中建交40周年。有美国政府前官员日前在回顾美中关系成功和失败的一场座谈会上表示,六四事件宣告冷战期间美中两国的战略合作的结束。另有前官员表示,美国的台湾政策取得成功,重要原因在于明确和坚持。

布鲁金斯学会“约翰.桑顿中国中心”(John Thornton China Center) 4月22日举办的研讨会题为 “40年美中外交历史中的成功与失败”。与会讲话的前美国政府官员和外交官都亲身经历了美中关系中的重要谈判或外交事件。

布鲁金斯学会在有关这次研讨会的简介中指出,美中关系目前处于自1979年两国建交以来的最艰难时期,两国政府都在重新思考双边关系今后的走向。因此,回顾过去40年间两国外交的经验和教训,为今后如何发展两国关系将提供珍贵的启发。为此,华盛顿乔治城大学前不久启动了“美中对话”系列播客,邀请美国政府前官员、前美国大使回顾、总结过去40年间美中外交的经验和教训。

在布鲁金斯学会的座谈会上,曾于2014年至2016年出任负责亚洲和太平洋事务的美国助理国防部长,并曾任美国驻越南大使的施大伟(David Shear) 在讲话中指出,在前苏联解体后,六四天安门事件进一步导致了美中冷战时期密切合作的结束。而中国政府对要求民主的抗议学生所进行的六四屠杀,则使美国与中国的合作面临了价值观方面的挑战。他说,当时,美国时任总统老布什和驻华大使李洁明(James R. Lilley) 都多次向中国政府表明,伤害抗议学生和民众将对美中关系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六四屠杀也显示,在有关中共核心利益的问题上,也就是政权存亡的问题上,与中国展开外交活动是很困难的。

施大伟还说,中国方面从六四天安门事件中学到的经验似乎是,立即压制任何民众公开表达对党的不满,其二就是,不要重蹈前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的覆辙,不能启动政治改革。这导致中国迄今为止还没有进行任何有意义的政治改革。

施大伟大使透露了美国政府在六四屠杀前后针对中国政府进行的一些外交活动:

“时任总统布什 (George H.Bush) 非常注重美中关系,并在89年学生民主运动期间后先两次派遣秘密使节前往中国,目的之一是为了稳定两国关系,另一目的是试图说服中国领导人不要针对抗议学生采取镇压行动。虽然美国在稳定两国关系方面有所成就,但在说服中国政府不要镇压学生方面没能成功。”

 2019年4月22日,布鲁金斯学会“约翰.桑顿中国中心”(John Thornton China Center)举办的研讨会题为 “40年美中外交历史中的成功与失败”,与会的前美国政府官员和外交官。(记者希望摄)
2019年4月22日,布鲁金斯学会“约翰.桑顿中国中心”(John Thornton China Center)举办的研讨会题为 “40年美中外交历史中的成功与失败”,与会的前美国政府官员和外交官。(记者希望摄)

曾于2004年至2005年任美国 “国家安全委员会”中国事务办公室主任、2005至2009年间任该委员会总统特别助理和亚太事务办公室主任、并于2015至2016年间任美国中央情报局亚太事务助理主任的韦德宁(Denise Welder) 在会上表示,1990年代的时候,美国外交界有一句流行的说法就是,美中关系中最重要的议题是三个T,即,天安门事件、台湾和贸易问题 (Trade)。

韦德宁就台湾问题表示,从他本人的外交生涯来讲,在他所参与的美中谈判中,最艰难的就是有关台湾问题的谈判。他经常花费很多时间穿梭于台湾和中国代表之间,并不断向双方都表明美国的有关中国和台湾的政策和立场。美国的台湾政策之所以迄今为止一直相当成功,就是因为美国向中国和台湾都明确地阐明了自己的立场,并坚持按照有关政策行事。

但他表示,自己很担心习近平政府在台湾等问题上的强硬立场,会使台海局势复杂化。他说:

“美国的台湾问题立场是一个很有原则性的立场。我记得,小布什总统经常很耐心的一次又一次地向中国政府官员阐明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即,美国坚持基于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和《台湾关系法》的一个中国政策;但更重要的是,美国反对台湾和中国大陆任何一方采取任何单方面改变台海现状的行动。”

乔治城大学“美中全球议题对话”(U.S.-China Dialogue on Global Issues) 是由该大学资深研究员、曾在美国政府和私营部门的美中关系领域工作20多年的詹姆斯.格林(James Green) 启动。他在研讨会上表示,他启动该项目的目的在于,从卸任的美国政府官员和外交官那里,可以获得向前推动美中关系的经验和智慧。

(记者:希望 责编:申铧 网编:洪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