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届北京奥运差别巨大 北京不再取悦世界

0:00 / 0:00

下周就要开幕的北京冬奥会让外界不断闪回对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的记忆。作为第一个举办夏季奥运会和冬季奥运会的城市,北京在这两届奥运会前的准备和局势却有很大的差别。观察人士认为,中国不断恶化的人权状况已经让世界对中国走向民主不再抱太大的期望。

2008年暑假的时候,北京正在举行奥运会。当时正被软禁在北京回龙观家中的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系讲师滕彪想去离家不远的地方看一场自行车比赛。他为此向监管他的警方提出了申请,却被驳回。

那场没有看成的自行车比赛

滕彪向本台回忆说,“我当时就是试一下自己会受到什么样的限制,果然警方就不让我看。”

就在此前一年,滕彪和同在北京的人权活动人士胡佳共同撰写了一篇揭露中国人权状况的文章《奥运前的中国真相》,在本台的网站上首发。胡佳因此在当年底被捕,滕彪为胡佳辩护,在2008年2月被警方拘留了两天,并很快被吊销律师执照。奥运会举行期间,警方怕滕彪出去给政府找麻烦,便把他软禁在家中。

但滕彪和当时很多人一样,对中国政府还是抱有期待的,“08年的时候中国还是希望得到国际社会的一些认可,至少在形式上它也作出了一些让步、一些改变,比如它说在奥运会期间要开辟一些地方,可以去申请游行示威。”

同一时间,河北唐山的访民王立华正在精神病院照顾母亲。他的母亲因为工作和生活上的不公待遇常年上访并遭到政府迫害而精神失常。

王立华虽然对奥运会不感兴趣,但他承认当时中国政府正在对一些维权案件作出纠正,“(08年奥运会)前期政府做了大量的维稳工作,解决了好多积案。但有的还是不能解决,因为涉及到当官的,虽然小的积案解决了很多。他们就是安抚人心嘛,就是所谓的中国以崭新的形象亮相于世界。”

因为王立华家是老上访户,他们所住的唐山市丰南区区长还在奥运期间专门来找王立华谈话,“他当时找过我,问我有什么问题需要政府帮忙,实际上就是变相的维稳,就是怕我去北京。”

2008年北京奥运的主场地“鸟巢”(美联社图片)
2008年北京奥运的主场地“鸟巢”(美联社图片)

世界从期待到失望

尽管如此,2008年的夏天,北京与世界的和谐关系似乎正处于前所未有的顶峰。

滕彪说,“从国际上来讲,08年国际社会对中国还是抱有期待;那个时候,国际社会对中国还是更多地拥抱接触政策。”

但在一片盛世景象的背后,很多东西正在发生改变。滕彪在北京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之后,从2003年开始在中国政法大学任教。此后的十年,他以律师的身份频繁出现在中国大大小小的人权事件中。

对比2008年夏季奥运会和即将召开的北京冬奥会,滕彪认为今天中国的人权状况可以在2008年找到端倪,“像维稳等镇压公民社会等方面的做法,有一些从08年奥运会就开始了。中国与国际社会的关系,以及中国国内的一些情况,08年和现在很不一样,但有些学者认为转折在08年奥运会就发生了。”

国际社会目前关注的很多中国人权事件都发生在2008年夏季奥运会之后,2009年开始连续一百多位藏人为了争取宗教自由而自焚;2015年709律师大抓捕案;新疆拘禁上百万维吾尔族人等穆斯林少数族裔;香港街头民主运动被严厉镇压并开始实施港版《国安法》等等。

因为这些严重的侵犯人权的状况,美国、澳大利亚和英国等多个民主国家先后宣布对冬奥会进行外交抵制。

滕彪的判断更加严重,他说,“现在呢,接触政策基本是被美国等西方国家抛弃了。”

国家奥委会却表示要在所有国际政治问题上保持中立,虽然他们在中国网球运动员彭帅的安危问题上实际上帮中国下了台阶。

中国方面似乎并不在乎西方国家的这种态度。中国外交部发言人 赵立坚在记者会上说,美国的外交抵制是自作多情、哗众取宠和政治操弄。

美国《纽约时报》的一篇文章用醒目的标题对中国的这种态度进行了注解:《不再取悦世界:一届展现习近平全面愿景的冬奥会》。

展现这种愿景的做法在冬奥会上比比皆是。冬奥会的主要比赛场地张家口虽然干旱,但通过人造雪解决了下雪少的问题。冬奥会前夕新冠病毒的变体奥米克戎的传播也在提速,中国于是把运动员、服务人员和记者隔离在比赛场馆和服务区组成的三个大“泡泡”中,并要求呆在“泡泡”里的几千人每天接受咽拭子检测。就连空气污染最为严重的冬季,在北京也经常可以看到蓝天,因为关闭了很多煤厂、迁走了一些重工业企业。

试图再现“奥运蓝”的北京冬奥(美联社图片)
试图再现“奥运蓝”的北京冬奥(美联社图片)

死气沉沉的街头和静默的广告商

北京夏季奥运会和这届冬奥会在民众和商界的态度上也有很大的差别。

身在唐山的王立华明显感觉到,因为冬奥会在比邻的北京举行,唐山的疫情管控措施也趋严了,“现在办什么事都不方便,就是通过疫情来控制老百姓吧。”

更重要的是民众对冬奥会的态度明显不如08年夏季奥运会时那么热情,“冬奥会,现在大家也不热情啊,不像08年奥运会。08年奥运会的时候,大家街头巷尾都在聊,现在谁谈啊?谈的话就是物价、疫情,就这两件事。冬奥会怎么样,没人聊这个。”

保持静默的不仅是中国的民众,还有另一个对奥运会来说非常关键的群体,国际广告赞助商。本可以利用冬奥会进行大规模广告推广的顶级跨国公司现在却显得静悄悄。Visa、宝洁和可口可乐等十三家顶级奥运赞助商在北京冬奥会前夕平静的营销活动被外界认为与以往几届奥运会形成特别鲜明的对比。

美国《华尔街日报》在报道中指出,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中国人权状况的批评和对冬奥会的外交抵制让这些公司陷入两难境地。言下之意,这些公司既不想因为大做广告而被认为在人权问题上支持中国的立场,也不想撤出对奥运会的赞助而得罪中国。

(记者:王允 责编:申铧 网编:洪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