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中东访问的中国政府中东问题特使翟隽周日对外表示,中国对加沙的形势感到非常担忧,并称将向巴勒斯坦提供紧急人道援助。但与此同时,国际社会也注意到,中国政府拒绝谴责造成这次以哈冲突的恐怖主义组织哈马斯。而这让外界质疑中国政府在这场冲突中的真实立场。
中国政府中东问题特使翟隽上周六(10月21日)参加了在埃及举行的巴勒斯坦问题开罗和平峰会,但这次峰会对解决哈以冲突并没有产生实质性方案。
翟隽22日又会见了埃及外交部巴勒斯坦事务部长助理乌萨玛,其间他表达了对加沙局势的担忧。据中国官媒新华社报道,翟隽在这次会见中说,当务之急是停火止战,缓解加沙民众的苦难;中国将继续向加沙民众提供紧急人道援助。
翟隽的说法似乎并没有表明中国在哈以冲突中有任何倾向性,但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周二(10月24日)在记者会上说,针对当前巴以冲突升级的形势,中方同广大阿拉伯国家立场高度一致。她解释说,中国希望尽快停火,反对伤害平民的行为,同时中国支持“两国方案”,实现巴勒斯坦人民的建国权、生存权和回归权。
值得注意的是,翟隽和毛宁二人都没有对造成此次哈以冲突的恐怖主义组织哈马斯进行谴责,这与中国外交部长王毅近日表达的态度一致。
符合中方利益
翟隽这次中东之行在中国官方的口径中是斡旋之旅。但翟隽所代表的中方真实的意图却在外界引起了不同的解读。
身在美国新泽西州的海外政论刊物《中国战略分析》杂志社社长李伟东认为,翟隽的中东之行是在配合美方的政策行动,“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协助了美国的做法,就是不让战争蔓延,就是不要让伊朗参加进来,或是让埃及、黎巴嫩、叙利亚等参加战争,以至于最后变成第六次中东战争。我觉得在这件事情上,中国和美国是有配合的。”
中美之间是否有李伟东所说的如此配合,我们不得而知。但李伟东同时强调,中国这么做可能是为即将展开的习近平与美国总统拜登之间的会晤进行铺垫;而中国的一贯立场都是对战争双方促和。
纽约城市大学研究生中心政治学教授夏明则认为,中方派出翟隽促和符合中方自己的利益,因为中国高度依赖石油进口,“中东的和平对中国的影响远远要比对美国的影响要大得多,所以对中国来说,当然他是乐意看到美国在这里陷入一种僵局,但他并不想让中东变成一个火药桶炸开。”
但夏明同时指出,中国此举也是想通过在中东斡旋,来加强自身在中东的地位,彰显自身作为大国的影响力。这符合习近平对国际形势的总判断“东升西降”,也与习近平在外交关系方面的总目标一致,“他是想奠定中国超级大国的地位,原来是跟美国平起平坐,现在是有取而代之的趋向。围绕这个中心工作,任何东西只要能凸显中国的重要性,同时给美国添堵、让美国丢丑,都是他们乐意做的。”
美国圣托马斯大学国际研究与当代语言学系系主任叶耀元指出,包括这次翟隽斡旋中东在内,中国方面一直不愿谴责哈马斯的恐怖主义行动,并且宣称与阿拉伯国家站在一起,是有自己的战略考量,“现在中国的外交立场就是跟美国唱反调,因为这是一个新冷战的局势,只要美国挺一边,中国就会挺另一边;先不管道义,也不管什么宗教、或意识形态的问题,他基本上就是直接选对立面站上去。”
叶耀元认为,中国这么做有一个好处,就是通过这种差异化立场,来吸引更多伊斯兰国家与他成为盟友。
立场为何总是那么不同?
外界已经注意到,在近几十年的重大国际冲突中,中国似乎都站在与美国等西方国家不同的立场上。
社媒平台X上的网友〝多伦多方脸〞发帖说,“想想最近几十年,中国唯一一次正常站边的就是911了,当时江泽民光速支持美国表达反恐立场,除此之外,基本上次次站错。〞
他所谓的“站错”包括:科索沃战争站边米洛舍维奇,伊拉克战争站边萨达姆,阿富汗战争站边塔利班,俄乌战争站边普京和巴以冲突站边哈马斯等。
这个帖子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到截稿时为止,已经有110万的浏览量,有近4000人点赞。
但李伟东强调,中国在战争中的立场一般是遵守联合国规则,没有联合国决议就不支持。
在谈到俄乌战争时,李伟东认为,中国并没有站队俄罗斯,“中国仍然说了双方要想办法和谈,中国要从中斡旋。”而在哈以冲突中,中国也谴责了针对平民的暴行。
叶耀元则认为,先不说中国站边是对或错,但中国在历次冲突中的立场显示出他们与西方渐行渐远,“核心的东西我觉得还是中国与西方国家的价值观念有差异,再加上现在中国想要挑战美国。”
在俄乌战争上,中国一直拒绝谴责俄罗斯的侵略行为。叶耀元认为这在道义上是有问题的,“任何侵略战争都有发起者,作为发起者是不是错误的?他不去谴责发起者,而只是说要想办法介入和谈;并且明确知道发起者是自己的盟友,没办法对其进行谴责,你在道义上就站在错误的一边。”
叶耀元强调,中国在俄乌战争中只是目前还没有给与俄罗斯军事协助,但中国却可以算得上最大的获益者,“因为俄罗斯无法卖出天然气和大麦,全部都卖给中国了。同时,中国又可以借这场战争去分散美国在战略上的焦点。”
记者:王允 责编:梒青 网编:洪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