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习会前盘点美中贸易

在11月30日至12月1日举行的阿根廷G20峰会上,美国总统特朗普有可能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举行双边会晤,就美国和中国的贸易纠纷问题进行最高层谈判。很多分析人士认为,这次特习会将成为美中贸易战未来走向的标志之一。那么,美中贸易纠纷的成因是什么?形成目前双方骑虎难下的局面又有什么样的历史背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石山给大家做个全面介绍。

随着G20峰会日期临近,全球各国政府和媒体,都越来越把关注焦点集中在可能决定未来国际贸易秩序走向的美中最高层会晤上。所有人都在关注这两个世界上经济规模排名第一和第二的国家,是否会就贸易纠纷达成任何妥协。

“针对中国,我们将开展301贸易法案行动”

2018年3月,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鉴于中国的不公平贸易措施,美国将对六百亿美元中国商品增加关税,由原来的5%左右增加至10-25%。

“这个字是公平互惠,他们征收我们多少税,我们就征收他们多少税。很长时间以来,美国没有这样做,现在应该改变了。”

中国随后宣布报复措施,对500亿美元的美国输华产品调升关税。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耿爽:“美方不顾中方的严正交涉,毫无事实根据,公布征税建议,是典型的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做法。中国强烈谴责,坚决反对。”

双方的措施,被视为美中贸易战正式开打。美国于6月16日公布对华加征关税清单,并于7月6日正式启动加征关税措施,而中国报复,除了加征关税之外,也启动对美输华多项产品的反倾销调查。

7月10日,美国政府公布进一步对华加征关税清单,对约2000亿美元中国产品加征10%的关税,并将于2019年1月1日将关税调升至25%。中国则宣布对美国600亿美元商品,加征25%-5%不等的关税。

10月4日,美国副总统迈克·彭斯发表讲话,全面抨击中国的各项政策,并表示美国绝不会退缩:

“特朗普总统说得很清楚,我们会以新策略和中国交往。”

美国总统特朗普则在他自己的推特上说,不排除对另外267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关税,即对所有中国出口美国的商品加征关税。

随着贸易战升温,美中两国的正式贸易谈判中止,直至G20峰会前夕才重新恢复。

美中之间的贸易纠纷,应该从2001年11月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WTO时说起。

中国以发展中国家身份加入世贸组织,但也作出了多达23项的改革开放承诺,包括最多在15年内开放中国的多个市场、金融体制改革,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外资准入政策等。不过,这些承诺,到了2017年并未兑现。外国商家批评说,中国除了高关税之外,还有大量的非关税壁垒,包括进口商许可证和特许证制度。也就是说,普通商家和民众,即使愿意缴纳关税,也不能从外国进口产品在中国销售。

结果,中国对美国进口在15年间增长了5倍,美国对华贸易逆差从当年的数百亿美元,增加到2017年3752亿美元。

虽然在压力之下,中国多次承诺增加美国商品进口,但结果总是差强人意。比如2017年中国答应进口美国牛肉,但至今,美国牛肉在中国市场仍极为罕见,或者特别昂贵。另一方面,美国认为,中国强迫美国企业转移技术以换取中国的市场,这是世界贸易组织禁止的做法,对此中国必须改变。但中国政府断然否认,中国也否认美国指称的中国通过电脑黑客盗窃美国技术,以及美国企业商业秘密一事。这些,都导致美国和中国的经贸谈判陷入僵局。

11月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推特上发帖说,他与中国的习近平主席进行长时间的良好对话。谈了很多话题,其中重点是贸易问题,并表示在11月底阿根廷的G20峰会上,两人可能会进行会晤。

但中国官方刻意处理这一会晤。

峰会期间,习近平主席还将和多个国家的领导人进行一系列双边会晤

11月23日中国外交部就习近平出访阿根廷的媒体吹风会上,只谈及习近平会与外国领袖进行双边会晤。

11月14日,中国向美国提交142项所谓谈判回应,白宫首席经济顾问库德洛则回复,这个被视为中国的让步清单中,没有什么新东西。也没有包括具体的时间表以及执行机制。

由于类似的承诺中国已经做出多次,因此美国已经失去了信心。

“我们和墨西哥及加拿大谈判,我们和欧盟和日本谈判,我们知道达成协议,他们会遵守。但中国不同。”

美国国家战略与安全委员会主任纳瓦罗不久公开表示,中国在很多问题上并不兑现自己的承诺。他表示目前中国似乎仍在采取拖延战术,希望美国国内政治环境发生变化,然而美国商界、知识界和社会民意,目前对中国长期采取不公平贸易政策措施的不满已经形成共识。

许多分析认为,中国不可能放弃由政府全面支持的产业升级战略,也不可能在对外贸易谈判上做出重大让步,因此美中两国的贸易纠纷,极有可能演变成一场旷日持久的经济冷战。

自由亚洲电台记者石山华盛顿报道 责编:申铧 网编:洪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