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近些年中国高校研究生自杀事件频频发生,中国教育部近日发布《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准则》,以整顿高校学术风气,规范研究生导师的师德师风。有教育专家评论说,净化高校学术环境不能仅靠道德规范,更应该严格立法,综合治理。
教育部近日发布的这个准则中,明确规定研究生导师“十不得”,包括不得要求学生从事杂务、不得随意拖延学生毕业时间、不得侮辱学生人格、不得与研究生发生不正当关系等。
美国纽约城市大学政治学教授夏明在接受本台采访时表示,中国高校里现有的研究生体系是基于利益错综复杂的裙带关系,家长式等级固化。他说,不同于发达国家的高校将研究生视为独立的研究人员,中国的高校及导师将独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视为师徒关系。这为保护学生权益带来负面的环境影响。
“在这种家长式的大结构下,上面的老师对自己下面的学生、或者是已经留校工作的学生,有一种等级式的控制权。”
有媒体报道说,教育部推出这个行为规范,和近些年研究生不堪导师的压力而自杀的事件屡屡见报有关。2017年,西安交通大学药理学博士杨宝德长期遭受导师周筠学术暴力跳河自杀。此前杨宝德多次自杀未遂,但并未引起导师和校方重视。
2018年,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陶崇园不堪导师王攀奴役和阻止出国深造而跳楼身亡。今年五月,中国传媒大学动画学院副教授薛燕平长期欺压研究生黄静怡,刁难其毕业论文,并对黄静怡的精神和心理问题不予理会,最终导致黄静怡不堪压力跳楼自杀。此外,中国媒体也多次报道研究生因导师性骚扰而产生精神问题甚至轻生的案例。
夏明告诉本台,在他任教的纽约城市大学每年都对教职人员进行道德伦理培训,内容包括如何处理性骚扰、尊重种族多元化、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等。此外,教职人员每年要向学校申报稿费收入和已获审批的项目资金,并说明与自身有学术利益的亲属情况。一旦发现教职人员行为违规,校方会对其进行严肃处理,包括中止其教学资格。严重情况下会影响导师的学术声誉。他说,在中国高校,导师之间、师生之间有血缘和亲属关系的情况屡见不鲜,更导致师生关系失衡,学术风气败坏。
“所有这些对中国高校来说都比较困难。我认为不必通过立法,但是把这些伦理道德的规范和职业操守的规范颁布出来,而且执行起来,就会非常好了。”
据《2020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数据显示,2019中国研究生招生91.7万,其中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约80.5万人,博士研究生招生超过10万人。中国人民大学教育专家程方平表示,学生作为弱势群体需要保护。
“这个在很多国家都是很正常的规范,但国内的制度建设比较薄弱,我们只强调管理,不强调维权。虽然是师生关系但人格应该是平等的。”
程方平说,有些师德不端的导师用评比论文、延迟毕业等学术权力要挟学生,这种既不合情也不合理的行为是一种腐败。他说,《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准则》的发布是从管理者角度出发的行政规范,真正建设和谐的高等院校应该加强法治建设。
“既要保护学校,又要保护学生,还要保护老师,这方面的问题应该整体来解决。但是我们现在的高等教育法在这方面一直没有修订,都是一二十年前的规定了。”
程方平说,研究生群体应该提高维权意识,不姑息、不容忍导师的违规行为。高校管理层也应该真正落实对导师行为的监督和对违规事件的处理。
“现在高校的风气坏不光是老师的事,高校的行政化也使得这种不平等关系在学校里蔓延。”
记者:一冰 责编:申铧 网编:洪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