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影像深入记录当代中国各层面历史的著名导演黄文海,携片参加伦敦第七届华语视像艺术节。
在英国伦敦举办的华语视像艺术节,是一个力图把全世界所有卓越的华人作品囊括在内的艺术节,该艺术节也可以说是欧洲最具影响的展示华人作品的艺术节。记者获悉今年的第七届华语视像艺术节在五月二号已经开幕。旅居香港的著名电影导演、制片人黄文海先生,今年受邀携带他制作拍摄的影片参加了这个艺术节。为此,记者在五月四号深夜电话采访了黄文海先生。
黄文海先生,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二〇〇一年为了能够真正忠于自己的职业,更好地记录当代中国历史的方方面面,而辞去了中央电视台优裕的工作,成为独立制片人。十几年来,他克服了各种困难,独立制作的影片多次在法国、荷兰、比利时、丹麦、加拿大等国的重要电影节上获得入围参展资格及获奖。单只是今年前几个月,他的作品就再次在鹿特丹、巴黎等电影节上获得高度评价。关于他这次到伦敦参加的活动,他首先对记者介绍说,“我是昨天来到英国的。我们来参加第七届华语视像艺术节,我们来参加它的放映活动和有关中国独立电影的未来的一个探讨会。”
对于当天的活动,他介绍说,“今天我们从早上九点钟就开始就这个话题开始探讨,一直到中午。中午也就休息了二十分钟,然后下午继续探讨这些话题,然后又回答了观众的一些提问。晚上是六点半开始放映我的电影,《We the Workers》(《凶年之畔》)。九点半放映完,我们继续了将近不到一个小时的观众的问答。”
对于这部片子,他介绍说,“《We the Workers》中文名字是《凶年之畔》。这个中文的名字是取自孟浪先生一九八七年的一首长诗的题目‘凶年之畔’。他在这首诗的结尾写道:
‘……
该结束了,
脆弱的船体在内部粉碎了舵。(孟浪,“凶年之畔”,1987)’
这个片子是一部有关世界工厂的片子。我之前的一些电影都是拍摄我自己的一些朋友,一些知识分子、艺术家,以及中国的一些老百姓的故事。但是我觉得我应该关注一下中国一个特别庞大的群体农民工。零八年十月份我开始做了一个计划,然后我就去了中国的南方。”
据记者了解,黄文海先生用了六年的时间制作拍摄了《凶年之畔》。该片一百七十分钟,以中国南部农民工的生活,记录了现代化,或者说全球化怪兽统治下的人的怪诞、变态,却已经被视为平常的生活。影片没有判断、指责,也没有政治,而是充分展示了当代社会给一般民众带来的压迫、阴影、恐惧,生命深处的悲哀。
(特约记者:天溢 )